淮安教育网 淮安新闻

面对电信诈骗,学生该怎么保护自己?


时间:2016-08-29 09:11:45   编辑:淮安教育网

一个一线教师目睹的那些电信诈骗

图、文|盲琴师(上海市重点中学教师,班主任,微信公众号“盲琴师的空中课堂”,ID:mangqinshi)

这个一线教师就是我。

从教不过三年,各种针对学生(家长)的电信诈骗目睹了不下十起,有自己班的学生,有别班的学生,件件都是真实发生的。所幸目前还没有看到过真的上当的,幸亏家长们反应快,不知跟上海人见识广门槛精有没有关系……也自夸一句,幸亏我和同事们处理及时。为这事我曾在微博呼吁过,也联系过在媒体工作的朋友,但那时传媒界对此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两天针对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的各种新闻雪片一样地飞来。不是这类案件一下子多了,同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对事件不了解的可以自行百度“徐玉玉”。

四个新闻放在一起看

作为教师看到这些新闻的第一反应是“悲愤”。今年我的第一批学生毕业了,跟徐玉玉一样大,希望他们不要遇到这样的陷阱,如果遇到了,希望他们不要掉进去,如果真的掉进去了,希望他们再怎么样也想开些。

“刮骨疗毒”,这话一点不夸张,中国大陆的信息泄露问题深入了社会的骨髓,太多利益涉及其中。希望打击信息泄露的行动能继续下去,而不是三分钟热度。

信息从娃娃泄起

与徐玉玉事件不同,我所见到的都是针对更小的学生及其家长的诈骗,数额未必大,却令人细思恐极。

讲讲我见得最多的两种诈骗术:

骗术一

一日在办公室手机突然响起,一个家长打来电话——

家长:盲老师好,学校最近是不是有去香港交流的名额?

琴师:没听说过,不过我们学校这种机会挺多的,没经过我直接通知到学生也有可能。怎么啦?

家长:阿拉小柠说10:00前要缴费诶,现在只剩下30分钟了。

琴师:哪有那么急的……TA亲口说的?

家长:不是,伊用QQ帮吾讲的,说正在上计算机课不能用手机,吾伐放心就来问问侬。

琴师:(瞄一眼课程表)这节是数学课。

家长:哦,我就晓得有问题嘛!虾虾侬哦盲老师~

琴师:慢着,把对方卡号、开户行、户名都问来吧。

家长:嗯?……好!懂了!

琴师:(拿到卡号和开户行后,默默打开该银行网站,输错三次密码)

——这招不管用,第一次输错密码就跳出提示我没有权限登录。骗子不傻,我们想到的办法他们都想得到。

骗术二

另一日,上完课回到办公室,发现手机有5个未接电话,来自同一个家长。

琴师:喂,XXX家长啊,您找我?

家长:哎哟,盲老师,可寻到你了,急煞塌吾了!

琴师:别急,您慢慢说。

家长:我在中山医院门口啊!

琴师:哦,您去那儿干嘛?

家长:你们学校一个老师打电话来说阿拉小柠从楼梯上摔下去了在抢救啊!

琴师:有这事!?

家长:对啊,让我们来中山医院急诊室,打您电话没通,我们就急忙先到医院了。那老师还说他们在手术室我们进不去,说手术费没带够让我们打钱!

琴师:情况不对……刚才我去别班上课去了……您先别急我去教室看看。

……

琴师:放心吧TA在教室坐着呢。

家长:唉……嚇煞塌吾了……没事就好……死人的骗子!!!

若干天后,又一家长打来电话……

家长:盲老师,我们家小孩是不是在中山医院?

琴师:(卧槽连场景都不改……)没有啊,我刚从教室回来,TA在教室。

家长:可是刚才你们学校的老师打来电话讲伊在抢救?

琴师:是诈骗电话。

家长:可是电话说……

琴师:是不是说他从楼梯上摔下来了?

家长:侬哪能晓得?

琴师:这也太老套了吧。

家长:啊……

琴师:我都习惯了,这个月我们学校楼梯上摔下来好几个了。

家长:啊?!真的?!

琴师:假的……这种诈骗电话我们处理过好多次啦,您孩子在教室好好的,您就放心吧。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如果联系不上孩子或者我,就到我们学校网站查校办电话,会有人帮您核实的。

家长:(一脸蒙蔽)哦,这样啊……

骗术一利用的是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大多数家长是乐意让孩子去交流开开眼界的。骗术二则是利用家长的恐惧和焦虑,现在90%是独生子女,孩子有个三长两短哪个家长承受得起?家长在这个时候很难保持清醒。

骗术一可恨,骗术二更为可恨。各种客观条件让骗子更容易给家长制造焦虑:

先伪装学校老师给家长打电话,家长接到这种电话首先是心里咯噔一下。“抢救”,人命关天,给家长考虑的时间很短。

回过神来也许会给孩子打电话,但在上课时间是联系不上学生的。学生手机大部分是关机或静音的,即使开了震动,也很可能感觉不到,即使开了声音,课堂纪律通常也不允许学生接电话。

联系不上学生,就联系老师,然而老师很可能也在上课。联系不上学生也联系不上老师,骗子成了家长唯一的信息来源。孩子有生命危险,家长只能宁可信其有,听从骗子的安排赶往医院。如果到医院还联系不上孩子和老师,骗子就会以在手术室为由拒绝家长见孩子的要求,并借口钱没带够要求家长转账,费用一般是几千元。

一边是几千元,一边是孩子的生命,家长其实没什么好选的。还好上海城市大,家长赶到医院都要花些时间,而每节课只有40分钟,还来得及联系老师。

谁动了孩子的信息?

这个问题,我也没有答案。如果说第一种骗术有可能是学生个人的QQ被盗,那第二种骗术则必然是有组织的信息诈骗犯罪。

骗子至少要获得以下相互匹配的信息:学生姓名、该生当下就读学校、学生父母中至少一人的联系方式。

那么学生会在什么情况下透露自己的信息?琴师只能基于事实地猜测:

1.大型招生考试报名网站中泄露。

对于高中生来说,中考相关的各类报名有不少地方需要填写详细的家庭信息,其中大部分是在网上填写。而市级、区级教育部门都没有能力、精力和动力保证自己的数据安全。对于训练有素的黑客来说,窃取信息如探囊取物。

现在中国的大型考试报名基本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然而这种信息化就像很多城市的市政建设一样,地面上是21世纪,地面下还停留在清朝。

琴师有类似的经历:第一次报考教师资格证时,在上海市教委的网站填写了报名信息,后来因故错过了考试。然而就在考前一周,就不断收到资格证考试培训与“有偿卖真题”的广告短信。我相信真题是不会泄露的,所以一定是诈骗,嗯。而且作为教师,要靠泄题通过考试,真是对我莫大的羞辱。第二年再次报考,喜迎资格证考试改革,由教育部登记考生信息,这些苍蝇蚊子一下子销声匿迹。

为什么上海的系统会泄露信息,教育部的却不会?是上海的系统不行,还是上海的人不行?不得而知。

2.有没有可能是人为泄露?有。

有同事告诉过我,曾有不法分子以每条1元左右的价格向TA购买我校学生的信息,还有人开价每条20元向我一位医生朋友购买所属科室的患者信息。与琴师为伍的人可以无节操不能没底线,最终都没有让不法分子得逞。

虽然现在各种媒体新闻的矛头都指向了网站的信息安全,但从上述事实来看“内鬼”泄露信息的情况同样存在。如果信息管理者中有人被策反呢?上海市高考每年5万余考生,中考考生还要更多些,还是能卖个好价钱的。躺着能赚钱,风险几乎为零,当收益大到一定程度,挡住诱惑很难。

3.其他组织或个人有没有可能泄露学生信息?也有。

琴师曾目睹某补习机构向学生免费开设讲座,并在讲座中免费发放知识手册,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学生需要留下自己的信息。

照理说学生信息是补习机构的生命线,不会随意给别人。不过有新闻报道说不良互联网企业会在倒闭前将客户信息卖掉换取最后的收入,补习机构会不会也这样呢?

学生该怎么保护自己?

根据上述实践和推测,琴师也只能想出很有限的一些办法:

1.认识到在这个时代要保证信息完全不泄露是不可能的,不信问问斯诺登,问问希拉里。教育行业的情况也不比医疗、金融、房产的差。

2.在“非必要”的地方不要填写自己和家人的任何真实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不打算继续接触的机构和个人、任何问卷调查或兑换赠品等。

3.在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流行的“输入名字测性格测姻缘测在古代你是谁测你上辈子是什么动物”这种游戏中,千万别输入真名!因为可以把你的名字和QQ/微信匹配起来。

4.告诉家长,学校的工作效率是很低的,不会急着要你付钱,而且除了学费,转账的事很少很少。

5.告诉家长,如果接到类似电话,但联系不到班主任,也别慌。事先记好学校医务室、校办和学生处(也可能叫德育处、政教处)的电话,跟那里的老师确认。总不可能都没人接电话,至少我们学校放学前医务室一定是有人在的。

6.告诉家长,即使你被送进医院,学校不会让你父母把钱汇到任何私人的账户,让汇款到私人账户的,一定有问题。

7.短信发来的链接都不要点开,不管是10086还是95XXX。

8.淘汰掉的手机尽量不要卖回给二手收购商,一来他们有可能将旧手机翻新转手卖掉坑害顾客,二来你手机里头的图片、通讯录、短信……都会成为诈骗你和你身边的人的工具。

9.你和家长都可以留意,如果有个电话自称某机构,给你带来莫名的坏消息或好消息,90%是骗子。

10.接上条,如果来电的人带有明显的“港台音”,99%是骗子——如果骗子把普通话练好,成功率还能高好多吧。

11.最后也最重要的,没经过身边的人同意不要乱填他们的手机号。尤其是你的老师!!!

(本文为盲琴师原创投稿,首发作者的微信公众号“盲琴师的空中课堂-ID:mangqinshi”)

淮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