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教育网 淮安新闻

吉大新生董石榴顺利报到 学校多项措施给予关注帮扶


时间:2016-08-22 09:03:01   编辑:淮安教育网

【本站记者于姗姗文摄】今年,贵州省石阡县白沙镇岩上村的董石榴以优异的成绩考到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投资经济与管理)专业。本该和同龄人一样尽情地享受高考后的轻松假期的他,却默默地和家人一起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每天背600斤麻袋挣学费

董石榴家中共有三个孩子,哥哥姐姐分别在兰州大学和湖南科技大学读书。家中以栽种烤烟为生,最近几年都遭受了洪灾。几年前,他的母亲还因病手术,身体状况极差。全家仅靠患有高血压的父亲和身体残疾的母亲打零工维持生计。董石榴的哥哥申请了助学贷款,2014年至今,四年的助学贷款有两万四千元,现在还没有还上一分钱。去年董石榴的姐姐考上了湖南科技大学,学费只能向亲戚朋友借钱筹措。如今,家里一共欠下的外债就有近五万元。今年有两个孩子上大学,仅仅学费就要一万多元钱,加上全家的住宿费、生活费,经济境况十分窘迫。至今,董石榴一家居住的还是很多年前修建的木头房子,父母平时仅辣椒下饭果腹。尽管如此,董石榴的父母还是供出了三名大学生,家里的墙上贴满了董石榴和哥哥姐姐的奖状。

面对家里的情况,懂事的董石榴报完志愿之后,就回家给村子里的种烟大户打零工。每天清晨,先到地里把烟叶掰下来,打成包,然后再一包一包扛到路边的汽车上。地里的烟叶掰完后,董石榴还要到烤烟房上烟叶。装运烟叶的卡车到了之后,董石榴和其他男劳力先要把烟叶卸下来。每一包烟叶大概30至50斤,身体瘦弱的董石榴明显有些吃力。尽管扛烟的工作非常辛苦,但是这样的零工也不是每天都有,对于每年近5000元的学费及平常的生活费来说,偶尔每天100元的收入还远远不够。

学校送上爱心路费保障入学

董石榴被吉林大学录取后,学校很快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并将其列入重点关注对象,第一时间为其发放了1000元爱心路费补助,保障他能够顺利入学。

董石榴通过学校内的贵州老乡群,联系到了大一届的同乡师兄,并在他的关照下,独自一人踏上了异地求学之路。为了省钱,董石榴买了一张硬座车票,由于同行的师兄并不在一个车厢,第一次独自出远门的董石榴,在50多个小时的车程中,不敢合眼睡觉。看着车窗外昼夜轮转,看着家乡向着身后的方向飞逝,他默默地憧憬着自己的大学生活。

董石榴同学的情况,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始终关注。董石榴的辅导员老师及学长们帮助他完成各项报到手续,帮助他办理绿色通道入学,并向他赠送了爱心礼包、爱心免费手机、免费军训服装、临时困难补助等。随后,还将通过“蒲公英计划”发展型资助项目、助学贷款、减免学费等资助项目全面解决其实际困难,力求帮助其在校期间愉快学习、幸福生活。

全力开展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工作

像董石榴一样,感受到学校温暖的新生并不在少数。据悉,今年,吉林大学通过多项措施有效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学校将资助材料、资助热线、迎新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等信息随《录取通知书》邮寄至新生手中,以便新生“第一时间”了解国家和学校的相关资助政策。7月5日,学校开通了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资助工作24小时咨询热线:043185168012,共接听咨询电话400余次,解答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等相关问题近千个。新生在入学前就可通过迎新网站查询学校资助政策、绿色通道、报到须知等内容,“JLU学生资助”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相关资助政策信息20余条,并及时解答新生提出的问题。

针对今年我国多地受灾的情况,学校开辟“灾区新生入学爱心通道”的同时,加大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准备了40万元专项生活补助、50万元“蒲公英计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型资助专项资金、15万元的爱心礼包,200部爱心免费手机、200套免费军训服装等,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保证他们入学后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学校还做到早排查、早知道、早解决、全覆盖,提前与被录取的全部10827名新生取得了联系,尤其是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以及家庭所在地为贫困地区、灾区学生,了解新生基本情况和实际困难。共掌握18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380余名灾区新生的情况,向他们及家长全面宣传国家、学校资助政策体系,同时根据学生需要,为5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提供了1000元的爱心报到路费,并提前为他们建立了个性化资助档案,入学后给予精准资助。

淮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