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教育网 公务员

申论热点:没公车不下乡现象


时间:2016-06-28 08:12:30   编辑:淮安教育网

【背景链接】

公车改革实施以来,“围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式走马观花的下乡走访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地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或集中调配车辆的形式,提高了公车的利用率。但在湖南、河南、山西等地个别地方干部抱怨申请不到公车,或车补不到位等,出现了“没公车不愿下乡”“尽量少下乡”的情况。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近年来,中央从治理“车轮上的铺张”,到深化“车轮上的改革”,从创新提供方式,到有效保障公务出行,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这是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具体措施,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的重要内容,是顺应民意、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迫切要求,彰显了我们党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决心与勇气。

但出现没公车不下乡的现象,从本质而言这是车改过渡期的表现,是车改向纵深处发展需要经历的过程。一些官员“不愿下乡”的主要原因集中在车补不到位、车辆申请困难和缺少租车平台等方面,简单地说,就是“人多车少,可用车辆不足”,在车改的社会化、市场化服务环节未取得突破之前,这是必然会出现的场景。

从一些基层官员“没公车就不下乡”的现象来看,一些涉事官员明显背离了两个本分。

其一,下乡是职责所系,实属本分,有没有公车都应该下乡,不应讨价还价。正如有学者所称,“在没有公车的年代,老一辈的基层干部不也都坚持下乡吗?”享乐在前,拈轻怕重,为了不干事便生硬找借口,这是对自身职责的背弃。

其二,一些官员本就不该享受配备公车福利,被拿走公车名正言顺,如果再拿公车说事,消极工作,就属于无理取闹。进而言之,这是对公车改革的阻挠,也是对中央政见的不配合。

[参考对策]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对“没有公车坐就不愿下乡”,既要谴责部分官员的不作为,更要努力加快车改的进程。

一方面,要最大程度地激发现有公车和车补的效用。调配使用公车的过程中,不能以“服务领导”为条件,让有限的车辆仍然闲置不用,而应该以“距离远、任务重”为原则,采取拼车下乡、集体服务的方式,提高公车的使用效率。尤其是要加强车补的使用情况考核,对那些领取车补却拒绝下乡的官员,应该停止相应的车补发放。

另一方面,则是应当加速公车使用的市场化服务过程。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车辆参与到车改过程中,以此弥补公车数量不足的状况。当下的网约车发展得如火如荼,倘若地方政府能够积极利用此种社会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让网约车参与到车改过程中来,那么下乡公车数量不足的状况,当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淮安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