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永久居留权,要还是不要?一些在香港连续居住已满或将满7年的内地居民犹豫了。
按照香港特区《基本法》规定,内地居民在香港连续居住7年以上便可获得永久居留权,拥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享受和在香港出生的香港居民同等权利和义务,同时放弃内地户籍。
因为这个政策,有着翻译梦的大连女孩许思曾经放弃了已经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梦中学校”巴斯大学高翻学院。如今在香港连续居住满7年的她,面对是否要成为香港永久居民的选择,却犹豫了。
同样犹豫的不只她一人。
从2008年起,香港政府为鼓励内地毕业生留港服务,规定内地本科生毕业后可留港12个月,期间可工作或就学,12个月后如有工作便可以继续在港居留。现在距离2008年的政策已经到了第八年,不少在港校受追捧时期赴港求学的内地学子,已具备了申请永久居港权的条件。
10月18日以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多名有在香港念本科求学经历的学生,发现是留下还是离开,是目前这个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纠结。
为留下两次“被困”
2008年,陈柚高考排名湖南省前十几名,她当时有两个选择:清华大学或香港中文大学。没有经过太多犹豫,在那个省级“高考状元”纷纷选择到香港读书的年代,她很快选择了香港中文大学。
陈柚说,她当时选择到香港的原因特别简单,“我从初中开始特别喜欢张国荣,而香港是张国荣粉丝的圣地。”陈柚拿到了50万港元的香港特区政府奖学金,是当年香港中文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从刚开始到香港读书,陈柚就一直想拿到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本科四年,毕业后可以无条件留港一年,之后再工作或读书两年就可以拿到永久居留权。既然已经在香港待了那么久了,就索性拿到身份再离开吧。 ”陈柚对澎湃新闻说。
“拿到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出境就比较方便。”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官网显示,香港特区护照目前可免签或落地签的国家及地区共156个,这是吸引陈柚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也正因为“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陈柚两次被“困”在了香港。
2014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读完研究生后,陈柚想继续在她研究的领域深造,当时她有很多去欧美的选择,但为了满足连续居住7年的条件,她不得不把范围局限在香港的高校内。 “走了吧,就只差这么一点点时间就到了,但如果从学术上来说,一直在香港也不是特别有意思,去美国读肯定是更好的选择。”
而第二次让她感觉“崩溃”。2015年陈柚在港连续居住即将满7年,但在计算日期时,她发现她的签注加起来距离7年恰好少了一天。而正因为这一天,她需要多申请一次工作签注,即要在香港多工作一年,“如果不是那一天的话,我可能不会多找一份工作多留一年。”
让她惊讶的是,像香港中文大学等亚洲排名前列的香港著名高校里,不少来自内地的本科生毕业后选择在香港卖保险。 “有些特定的专业,比如跟电子工程相关的专业,可能在内地的发展都会更好,但有些内地毕业生为了凑满7年,选择留在香港从事保险销售,而他们当年高考时都是高分考生啊!”不过陈柚同时说香港就业市场方向偏窄,保险业发达可能是因为目前金融市场状况的原因。
2016年,拿到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不久后,陈柚回到北京大学继续读法律。至于三年后毕业时的打算,陈柚觉得还是要根据工作机会和地点来决定。虽然拿了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但在身份认同上,陈柚觉得自己还是内地人。
不过,拥有香港永久居留权让她在3年后做决定时多了一种选择。“毕竟回香港工作会方便很多,不用重新申请工作签证,可以随时回去,有些企业也可能更倾向于雇佣拥有香港居留权的人,会省去帮他们申请工作签注的麻烦。”
香港回归祖国后,赴港就读的内地学生曾一度增长迅猛。据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官网显示,1998年,有36名内地学生获得资助入读香港高校。2003年,教育部批准香港高校向内地招生,当年入读香港高校本科课程的内地生数量为842人,2008年则达到了3363人。
然而近3年,港校热却在内地考生中持续降温。据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统计表明,虽然赴港入读的内地本科新生数量基本保持不变,但申请香港高校就读本科的内地生少了。
香港大学10月24日回复澎湃新闻,2009年申请港大的内地学生人数为8016人,此后逐年上升,在2013年达到顶峰12513人,2015年跌至9400人,2016年再次跌至8000人。香港科技大学来自内地的申请人数也在下降,澎湃新闻曾报道, 2013年来自内地考生的申请有6900份,2014年近6000份,2015年则是近5000份。
淮安高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