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作文者得语文!作文在语文高考成绩中目前仍是占比较大的一部分,作文写得好与坏对高考语文成绩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家都拼命地押作文题。但是押题这样技术含量相当高而命中率极低的事情,就像赌博,会上瘾,且风险比较大。
所以,对于作文,还是要多积累、多写、多看、多总结,逐渐提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某地一位老人接8岁孙女放学,在路口猛拍等红灯的公交车,要求上车,司机没有开门。进站后爷爷上车,对司机大骂,同车的人劝阻老人无效,小孙女挺身而出:“爷爷是你不对,再这样你就别接我了!”然后转身对司机说:“阿姨,对不起,是我爷爷不对,我替爷爷向您道歉。”司机听后感动落泪。
此事一经传开,网友纷纷热评:
这小孩教得太好了,下一代都像这样何愁国不强;从小培养道德素质很重要。
身教重于言传,爷爷怎么能做这样的榜样?爷爷还不如孙女明事理。
对于以上的事情,你怎么看?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从孙女的角度:明辨是非;道德素质是为人之本;等。 从爷爷的角度:言传更要身教;切实做好榜样;等。 从公交司机的角度:遵守规矩;宽容待人;等。
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你为保有自己的“世界”作出过怎样的努力和奋斗呢?请以“平凡世界中的一场‘战斗’”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细节真实、感情真挚,表达出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前不久,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这个重大科学发现一经公布,有关引力波的科普文章火速抢占微信朋友圈。人们用各种方式来评说这一深奥、抽象的科学大发现。有人用《泰坦尼克号》男女主人公跳舞的视频说明引力波无处不在,有人说“发现引力波的难度就像在操场用显微镜找一个细菌细胞”,还有人说“哪怕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将化为灰烬,我们依然能知道宇宙初生的那个黎明,和宇宙最初灭亡的那个夜晚。我们将凭知识超越时空”……
要求:根据以上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文题解析】:
第①题是以路遥《平凡的世界》为切入点的命题作文,想要体现强调经典阅读的大方向,但事实上“平凡世界中的一场‘战斗’”这个题目与《平凡的世界》一书并没有关系,学生只需要在行文中解决好“平凡与不平凡”这一对立,就可以完成一篇中规中矩的记叙文;如果运用对比手法来谋篇,在行文中有详略布局,在立意上反映社会生活,就可以成为一篇上佳的作品了。总体难度并不大于中考的命题作文。
值得一提的,这道题在命题的取向上,与07年“细雨湿衣看不见”,09年“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12年“老计”,甚至刚刚过去的朝阳一模“工匠精神”近似,都暗含着“关注平凡中的不凡之处”的观念取向,要求学生能够从平凡的人、事、物中找到价值、尊严和力量。这也是这次东城一模作文命题中的最大价值。
第②题扣了近期“引力波”的热点,命题形式上是北京高考常见的“新材料作文”,与02年“规则”,08年“沙子,石头和水”,11年“世乒赛”近似。但此次“引力波”的话题下,材料中提供的几处“有人说”并不能起到提示考生审题的切入点的作用,反而会让人一头雾水,其中甚至存在着科学上的错误,真正能写的,恐怕也就只有“知识超越一切”的观点了。因此,对于考生来讲,这个看似熟悉的题型事实上难度远大于第①题。
但无论如何,这一题的命题风格再次强调了两件事:1、新材料作文的热度仍在;2、北京高考作文材料即时性、热点性强。考生不妨在高考前多关注新闻、微博,训练在热点事件中寻找切入点的能力。
总的来讲,这次的东城作文命题作文难度较小,提示明显;材料作文难度较大,审题困难。也许,出题老师只是想说:同学们,乖乖去写记叙文吧。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5年4月14日早晨,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 么大,我想去看看”。作者为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名心理教师,已经任职11年之久。谈及此事,该教师说:“其实事情真的很简单,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在来得及的时间,愿意的时候,脱离安逸生活,想要用自己的目光去触摸这个世界。”
对于这件事情,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奸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得套作,完成写作任务。
【文题解析】:
赞同。①这是她的个人自由,公民的选择应该得到尊重,我们应该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的选择。②辞职理由充满情怀,人不能因为工作丢掉自己的生活。为了诗意的生活,应该尽情释放生命的激情,洒脱地做出选择,追逐新的体验。
不赞同。①工作的成就感,为家人打拼的满足感也弥足珍贵,身体不能走在路上,思想可以走在路上。②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辞职时很潇洒,再回来却不容易。③做人不能太任性,要多一点理性。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武汉理工大学张能立教授,试图用“求侮辱”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用真理反抗权威。这位51岁的教授,在教室门口一趴,嘴里嚷着“赶紧跨过去”“拿出你的勇气来”。这场两个月前就已经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在他心目中,似乎代表了突破权威和不畏强权。张教授希望通过这种行为艺术,把学生培养成“敢向奥巴马扔鸡蛋”的人。
那一天,上百名学生跨过了老师的身体。但他们当中,有多少是怀着敬畏之心跨过去的,有多少是跟风起哄,又有多少是因为不敢反抗老师,而做了这件自己原本不愿做的事?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文题解析】:
(1)学生的角度:
①要有独立的思考和独立的人格,不要盲从。对于教授“求侮辱”的行为,竟然没有一个学生拒绝跨过去,并大胆告诉张教授自己不会因任何人的命令或鼓动,做出违背个人原则的、辱及他人的行为,而这恰恰是不屈从权威、有独立人格的表现。
②社会缺乏挑战权威的土壤,长期的教育和社会环境造成了年轻人的盲从(从众)心理和独立人格的缺失,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多方面的长期努力。
(2)老师的角度:
①破除对权威的迷信,培养独立的人格,不能一蹴而就,想用一个教学行为来达到这一目的,是一种急功近利求速成的做法,折射出社会普遍的浮躁心态。
②良好的意愿,需要借助恰当的方法去实现。如果只有好的意愿而方法不当,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③老师能放下架子、放低姿态,以身试“法”,精神可嘉,但没有注意效果。(方向、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④张教授以“胯下之辱”让学生们“体验”否定权威、反抗权贵的教育精神是值得鼓励的/ 张教授的创新教学方式值得提倡
(2)综合的角度:
①教育形式与教育效果
②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今年74岁的山东师范大学退休返聘老教授王万森由于看错课表而意外旷课,他时自己的行为深表歉意并在课堂上当众念读检讨书,还要把检讨书张贴出来,并提出因为自己无故旷工要求停摔自己本学期的退休补贴。王老得知自己“旷课”后,一度落泪。“底线很重要,作为老师责任感就是底线。”王老认为,看错课表不是偶然,纠其根本还是自己的教学态度有闸题,所以要从检查自己的不足开始,认真地做学问,认真地教学。
王教授的言行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定文体,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①做人应坚守底线;②做人做事应有责任感;③勇于认错,敢于担当;④勇于反思自我,才能争取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为了庆祝女儿的降生,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将99%股份(450亿美元)捐给慈善机构,他在给女儿的信中称这笔捐款是为了“与全球慈善家一道发展人类潜能,促进下一代所有孩子的平等权益,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爱你,更因为我们对于下一代的孩子们有着道义上的责任。”
你对马克扎克伯格以这种方式来庆祝女儿的降生有何联想与感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①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②心怀大爱,小我与大爱。③仁爱,是传递给子女最好的精神财富。④责任,是传递给子女最好的精神财富。如果考生脱离材料的含义单纯谈慈善、责任均视作离题。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 分)
我选择的立场就是继续成为这样一个思考者和批判者,如果可能的话,也想成为一个预警者,无非是盛世危言嘛,我希望被嘲笑,希望自己所有的担心都落空,非常希望。——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 做一个建设者,永远比单纯的希望砸烂它取而代之的批判者,更难能可贵。——马海祥博客
不仅当一个批判者,也要做一个建设者。——《人民日报》
对于“批判者”和“建设者”,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批判者”与“建设者”各代表一类人。写作时,可以选择“批判者”与“建设者”中任一种人或其表现谈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对这两种人或其表现进行比较。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国学进课堂”等活动在全国开展得如火如荼,不少中小学生可以流利地背诵《弟子规》《笠翁对韵》甚至《论语》。一些地区还规定,中小学生如果掌握非遗项目,比如京剧、泥塑、剪纸等,就可以在升学时获得加分。
但是,最近有人调查,发现一些学校对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的事迹没有宣传,这样,这些学校的高中生不知道屠呦呦是谁,如某校一介班50多名学生,仅有6名学生知道屠呦呦。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审题时,首先要明确材料重点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但重点在后一段;其次要明白两段内容不是对立的,因此立意时,不宜非此即彼。应该对传统文化进学校进课堂持赞成的态度,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永恒的智慧,能给人以无穷的启示,是滋养人生的宝藏。但是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国要发展,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攻进国际前列,舍此无他。而增强综合国力本质就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把科学技术搞上去。中国有今天的发展和地位,是因为我们有导弹、有卫星、有核电站、有高铁、有大飞机……我们既要知道自己的文化根脉,更要具备科学素养。如此才能不忘根本又能开拓创新、不断发展前进。
9、当今社会,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些“拖延症”的表现。为此有网友自嘲:“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也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回避困难的时间越长,付出的代价就越大。”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你的体验或感悟,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题解析】:
以“回避困难的时间越长,付出的代价自然就越大”(即反对“拖延症”)为中心,可以写“拖延症”的表现及危害,也可以写“拖延症”的经历,还可以写应对“拖延症”的方法和手段。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年逾五旬的大学老师,为激发学生突破常规和跨越权威的勇气,讲授完“解决问题的思维与策略”选修课后,俯身趴在教室门口,反复要求学生从他身上跨过去。学生中有100多人从老师身上跨过去,有的边跨边说“对不起”;还有一些人则从后门离开。此事发布在网络上后引发广泛议论。面对各方褒贬,该老师表示,自己既然这样做了,就要承受这一切。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老师的行为、在场学生的表现,选择其一,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文题解析】:
大学教师以求“胯下之辱”的方式鼓励学生克服习惯性思维,勇于突破常规、跨越权威,这一事件本身存在极大的争议空间。
针对上述事件,就大学教师的行为表现这一角度,可以有如下立意:(1)积极尝试创新,并且勇于承担责任,勇气可嘉。(2)教学实践可以“标新”,但未必就要刻意“立异”。(3)创新应远离作秀,切忌蜕变为“哗众取宠”的噱头。(4)师道尊严不可轻易抛弃,教学形式创新需适度。
就在场学生表现的角度,可以有如下立意:(1)突破常规需要勇气与智慧。(2)亦步亦趋,是跨越权威的死敌。(3)突破常规,也应坚守底线伦理(或原则、道德等)。(4)师道尊严不应轻易践踏,尊师爱师应提倡。(5)敬畏之心不可无,底线原则应守护。
更多名校好题请关注学科网微信公众号(zxxkcom),好题不断,提升看得见!
(转自m.zxxk.com)
淮安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