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教育网 高考作文

2016年高考作文题预测大揭秘系列十成长成才


时间:2016-04-28 16:27:00   编辑:淮安教育网

◆母题透视◆

回顾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成长成才已成为一个十分热门的母题。如2009年重庆卷(我与故事)、天津卷(我说90后),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人才成长是有规律的)、山东卷(人生的光影变化)、天津卷(我生活的世界),2011年安徽卷(时间在流逝)、浙江卷(我的时间),2012年福建卷(人生中的赛跑),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和谐美好的同学关系)、浙江卷(年龄增长)、天津卷( 而知之)等,都属于这一母题。

每个人都有成长的历程,在成才的道路上都有自己的思考,以此为中心命题,可以让考生从自身的生活经历挖掘出真实的素材。在今后的高考作文中,成长成才的话题还会成为命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应关注此类“热题”。

写好此类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有足够的辨别客观事物真善美的能力,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及性格。正确的思想支配正确的行动,在各种消极因素侵扰的社会转型时期,中学生只有坚定思想,才能不被迷惑,才能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二是要关注自我成长的经历,写出自己真实的情感。多思考,写出自己对成长成才的真知灼见。

三是要关注身边或社会上出现的好人好事,积累成长成才类的作文素材。写此类作文既要抒写自己的所思所感,同时还要旁征博引,触类旁通,惟其如此,文章才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子题裂变◆

No.1 立志。志向对人的成长、成才是至关重要的。远大的志向犹如一盏指路灯,指引人们前进。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激人奋进,使人在艰难困苦中寻求真实的自我。

No.2 承受力。在生活的道路上,随时都会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挫折无处不在,关键要看人们是否承受得住。承受力是每个人成长、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

No.3 终身学习。在终身教育成为世界潮流的今天,学习是终身受益的,关键是学以致用,把自己培养成复合型人才。

No.4 修身修心。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如何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做人做事是一门学问。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都碌碌无为,那是因为他一辈子都没弄明白该怎样去做人做事。

No.5 胸怀。人生在世,有一个宽广的胸襟并非难事,只要打开心扉,坦然面对生活,挫折也好,困境也罢,都不会成为人生路上跨不过的坎,反而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不一样的境遇和回忆。

No.6 苦难。把苦难当作人生的必修课。躲不过困境的风吹雨打,但可以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可以有不懈怠的自立自强,这不仅是“自救”,更是自尊的体现。

No.7 智慧。智慧源自对平凡事物、平凡生活的感知。寻找最美丽的风景,我们奋力前行;寻找人生的幸福,我们一往无前。

No.8 代沟。它是我们成长道路上不可忽视的话题。它要求双方要学会沟通,这样才能处理好矛盾,使关系和谐。

No.9 压力。一个人要想做成自己的事,必须面临竞争压力的考验,因为这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无论在竞争中获得成功还是遭受失败,人人都要承受压力。现实生活之中,谁也逃脱不了这种压力的束缚。压力能使人产生奇异的力量。

◆名校押题◆

押题1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一中)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贫瘠、肥沃我们或许无法选择,荒芜、繁茂将由自己来决定。

请以“耕种自己的土地”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800字,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押题理由】

每个人都有一块与众不同的土地,都有异于别人的成长经历,如何才能在土地上收获丰硕的成果,需要辛勤耕种,付出艰辛的劳动,还要有经历风雨的勇气。中学生应有的良好品质就在这“耕种”的过程中逐渐养成,所以要关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情感经历与感悟。这方面的命题也备受高考作文关注。

【写作导引】

本题的命题意图是引导考生思考如何负责任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耕种自己的土地”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耕种”即具体的行动,意味着要有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要有一种负责任的精神,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要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挫折;“自己的”则强调个体、个性,突出独特的耕种之法;“自己的土地”则指自己从事的工作、事业、学业等,可以是自己的职责所在、爱好所在、理想所在、目标所在,它是激励个体为之努力奋斗的动力,也是有价值的人生必须要作的积极的选择。“耕种”是写作的重点,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写记叙文,应重在抒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情感经历与感悟,选材上要着眼于现实生活,写身边人身边事,易于让读者亲近认同;写议论文,应针对“耕种”的必要性、如何“耕种”、“耕种”的意义等展开论证。

【押题范文1】

耕种自己的土地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梦;有人说,人生是一局棋;而我说,人生是一次播种,一种耕耘。每个人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我们应该怎样去耕种,才能使自己的土地硕果累累,禾黍丰茂?

“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见证了成功人生的轨迹。1700多年前,王羲之用自己的执着和勤奋在自己的书法园地上挥毫泼墨,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他的书法作品被人们称为“飘若浮云,惊若游龙”,他的《兰亭序帖》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我们或许会惊叹他的惊世才情,我们或许会对他的天赋顶礼膜拜,但是如果我们忽视了他的勤奋和执着无疑是大错特错了。倘若不是日琢夜磨,倘若不是体察万物,倘若不是倾洒汗水、辛勤播种,王羲之的书法又怎能入木三分?他怎能成为万世敬仰的书圣?

“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阐释了追求完美的真谛。杜甫不是苦吟诗人,可是他在自己的文学园地里踽踽独行,追寻着尽善尽美的理想。虽然他曾自嘲“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是的,舞文弄墨终究不能实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但是他仍愿意“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在仕途不通时,文学成了杜甫笔耕不辍的沃土,他不断地积淀、升华、创新,终于在盛唐的诗坛上耸立起一座后人不可企及的高峰,让人仰之弥高!“诗圣”足以表明其诗名之盛,“诗史”足以证明其诗作之永恒!

“一支粉笔写冬夏,三尺讲台贯春秋”表明了奉献的崇高意义。也许有的土地太过广袤,有的土地太过富饶,即使只有三尺讲台,只要它属于自己,也要将它耕种得花繁叶茂。被誉为“最美乡村教师”的王生英30年如一日扎根在条件最艰苦的山村学校任教,一场暴雨冲毁了教室,她就把孩子领回家里教,从教30多年,她从来没有让一个孩子因为贫穷而辍学。条件艰苦怎样,土地贫瘠又怎样,只要怀有一颗爱心,只要肯于奉献,就可以让石缝长出松柏,就可以让沙漠开出奇葩!王生英,不愧“最美乡村教师”称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土地,我们终其一生都要在这块土地上耕耘、劳作。我们要坚信,播种希望,收获理想;播种毅力,收获坚强;播种美好,收获幸福;播种懒惰,收获如梦一场。

简评:文章立意深刻,观点鲜明,以不同人对人生的看法开头,提出“人生需要耕耘”的论点。紧接着运用三个事例来佐证观点——王羲之用自己的执着和勤奋在自己的书法园地上挥毫泼墨,杜甫追求完美的理想,“最美乡村教师”王生英三尺讲台贯春秋。论证过程中叙议结合,行文流畅。文章内容充实,结尾回扣主题,首尾呼应。

【押题范文2】

耕种自己的土地

一粒种子,冲破土壤,茁壮成长;一只雄鹰,击破长空,展翅飞翔;一艘轮船,乘风破浪,到达彼岸;我们自己,耕种土地,收获未来。

当山风拂过脸庞,河水淌过脚底,荆棘刺破手掌,我们依然执着,耕种属于自己的土地,最后闻到的是一阵遥远的暗香。我们狂奔在撒哈拉的沙漠中,将梦想放飞成太阳,越过沙漠,翻过山岭,耕种出一份无与伦比的丰收土地。

书是山,卷是海,笔是船,考是风,耕种着那个叫“高三”的土地。我们一路打拼,用笔作枪,朝着自己胜利奋勇前行。或许每每在书山卷海中折腾得精疲力竭的时候,总不得不长叹一声“唉——”,有时我们“急行走八百里”,但又在不经意间一个跟头翻出了十万八千里,又是几声感慨,几声悲鸣,但这一切,我们都不悔,因为我们在编织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耕种属于自己的那方土地。

耕种自己的土地,有夸父逐日的激情。有“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伟岸,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定,年轻的我们扬起激昂的生命风帆,向心中的圣地远行。

耕种自己的土地,有精卫填海的意志。天道酬勤。在坚强的意志下,金石可镂;在不懈的努力下,岩石可穿。马丁路德金迎着白人仇视的目光,让自由之声在加利福尼亚的每座山岗歌唱;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穿越几十年的沧桑,让28声礼炮在天安门广场响起。只有坚强的意志才能炼就坚硬的翅膀,载梦飞翔。

耕种自己的土地,要有自然、坦然的胸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功名利禄,轻视褒贬荣誉,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世事的风云变化、起起落落。“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坦然,不正是耕种的最美吗?

耕种自己的土地,难免有一些羁绊,但走到现在,似锦前程你已实现了一半。这方土地上,随时播种,随时努力,随时开花、结果,将这一方土地点缀得无与伦比,是我们唯一“拼搏”的选择。我们迎着朝晖,送走夕阳;我们兵不解甲,夜战更酣;我们无怨无悔,耕种土地。

看那天边,晚霞环抱的夕阳又一次红着脸向我道别,我期待着朝阳,期待我的那一方土地,明天又会是怎样的模样……

简评:文章以排比句开篇,点明主题“我们自己,耕种土地,收获未来”。作者善于思考,选取耕耘土地需要有激情、意志等作为论述的重点,突显了主题。作者选取自己的高三生活做背景,用熟悉的课文诗句和故事运笔,有独到之处。结尾用让人思考的语句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押题2 (江苏省徐州市实验中学)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一天,主人问笼子里的画眉鸟:“你想回到大森林去吗?”

画眉说:“为什么呢?我住在笼子里,吃喝不愁,每天还可以唱唱歌,晒晒太阳。”

主人说:“可是森林里有美丽的花草、清新的空气,还有广阔的天地。”

于是主人打开了笼子,把画眉放回了森林。

一年以后,主人在森林里遇见了画眉鸟。

主人问:“森林里的生活怎么样?”

画眉说:“好是挺好,就是这笼子太大了,怎么也飞不到边儿。”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不少于800字。

【押题理由】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成为了当下家庭教育的口号,也有一些家长给孩子的空间过于宽泛,这都是不健康的教育方法。当一次次地“限制”口令发出后,孩子就会被束缚,当有一天家长想要让他自立时,却发现为时已晚。如何才能让孩子在健康快乐中学习、成长,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当然也会吸引高考作文命题人的目光。

【写作导引】

审题时,应先找出材料中的主要的陈述对象——主人和画眉鸟;抓住主要内容——主人想把圈养已久的画眉放归辽阔的的森林,然而在森林中生活了一年的画眉还是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大笼子里。那么我们在立意时就可以这样思考:画眉鸟之所以一直认为自己生活在笼子里,那是因为内心的惯性思维让它打不破身上的“套子”,一直生活在笼子里让它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也不愿走出去;画眉鸟被主人放生后根本就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依然固执地以为自己还是生活在笼子里,除了画眉鸟的原因外还有主人的因素,想要让鸟儿在蓝天翱翔就要尽早放飞,适当、适时地引导才能使其适应新的环境,自由飞翔于本属于自己的天地。

分析、思考到这里,便会发现不同的写作立意角度。一是从画眉鸟的角度,写内心的限制是最大的束缚、打破惯性思维、适应新环境、走出框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广等;二是从主人的角度,写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等;三是从主人与画眉鸟的关系的角度,写放手与导引等。

【押题范文1】

不做笼中雀

欧阳修《画眉》言曰: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是鸟没有不向往自由的,然而这只画眉却不一般,它过惯了笼中的安逸生活,它已习惯了甚至爱上了这种懒散的生活,以至于当回归自然时,它仍以为这是呆在一座更大的笼子里。做鸟做到这个份上,悲哀!而做人如果做到这个份上,更是悲哀!

世界上的笼子论材质则不可胜数,但若论性质,两种而已,一种为禁其身,一种为禁其神,而后者往往尤为可怖。很多人因为命运弗顾,生在寥落破败之地,如山村海岛等地,于是山和水便成为天然牢笼,贫困便成为常年伏身的恶魔,而因这自然之地难以逾越,很多人便放弃了走出去的勇气和希望,甘愿一生自闭囚笼中,在被生存的重担压垮后,哀鸣一声而死。可世上总有那么一些人,还是有一股子精神的。安徒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毅然离开了歧视他的哥本哈根,到菲英岛和德兰半岛去旅行。异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淳朴善良的人民使他对生活有了新的感受和信心,为创作提供了巨大矿藏,也终于成就他人生的美丽童话。史铁生不幸腿残,被固定在轮椅之上。一度,他也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然而,当他置身于地坛公园,几番溯古思今后,年轻的心不仅融入了历史的满眼沧桑,而且还泛起现实的勃勃生机。他直面地坛,思考社会,感悟人生,他努力用思考的银锄去耕耘,用精神的金镰去收获,硬是用一支小小的笔接续了残废的双腿,大踏步地走出来人生的辉煌。他们打破了精神的囚笼,在囚笼破碎后荡起的尘埃幻影中,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于是拼尽了全力,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就是打破了精神囚笼,物质囚笼便不足以束缚你了。人不应只是吃五谷杂粮的动物,人还应该是神的使者,用精神之力破开天地的樊笼,移除追求过程中那一个又一个从天上掉下来罩着你的牢笼。

有时,笼会变换出各种形态来束缚迷惘中的你。好比读书生活,一扇窗,一张桌,一支笔,再有的便是读不尽的黑体字,曾经的我以为这便是一种束缚,一种牢笼。陷我身于丈余之地,烦我所思,莫不可于书中觅得,这比鸟入笼中更苦一筹,然一句“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给了我及时的启示:青山可从书中得,古画中的青山比真山还多一份伶俐;流水可从书中得,那文章中的流水比真水还多一丝柔婉。如此想来,这丈余之室,非但不是樊笼,反而成了我驾书舟于上的汪洋大海。

由此看来,笼的概念不仅源于天地造化,人工制造,他人的双重施加,笼也会发自于自己的内心,为仇恨所萦、为琐事烦心是笼,为利益得失烦恼是笼,为功业不就灰心是笼,笼之为物,千变万化,是以唯有永不言弃之人才能破开精神与物质的牢笼,才能真正翱翔于天地之间,不做笼中雀!

让自己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于奋斗处成才!

简评:文章题目点明了中心议题,开篇引用欧阳修的名句“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说明鸟儿对自由的向往,切题准确。文章立论铿锵,精心选取安徒生逆境中奋起、史铁生磨难中坚强的事实材料,极具典型性。行文叙议结合,思维辩证。结尾处再次点题。

【押题范文2】

莫让温室成为“病梅馆”

画眉鸟长期生活在安逸的笼子里,早已忘却了作为鸟类的自由生活,重返森林后仍被心中的笼子所束缚,品味不出真正的生活。这让我不由得想到当下许多父母对孩子不敢放手的“爱”。

对于孩子,爱之浅则怠,爱之甚则疾,爱得不温不火、合情合理方可避免爱的温室成为“病梅馆”。

2010年9月,武汉科技大学新生郑宇到校报到,陪同人员有爸爸、妈妈、姑父、小姨,连83岁高龄的奶奶都坐着轮椅前来为他“助阵”,而他带来的行李居然有14包,被称为“齐全哥”。可以毫不隐讳地说,“齐全哥”已成为病梅,父母的温室成了他成长的“病梅馆”。“齐全哥”作为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却无法放开牵引自己的线,这是一种病态,是个人的不幸,是社会教育的悲哀。对于父母来说,只有以合理的方式去爱孩子,才可能避免孩子成为新的“病梅”,避免爱的温室沦为“病梅馆”。

莫让温室成为“病梅馆”,这是对父母的呼唤,对教育方式亟待提出的要求。“中国妈妈”已被外国人视为贬义词,它是溺爱孩子、纵容孩子的代名词,是让孩子逐渐丧失自立自理能力的罪魁祸首。18岁已经是成年的年龄,但是生活在中国家庭中,大多数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却远大于18周岁,甚至出现了“啃老族”。中国孩子衣食无忧,父母把每件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孩子们只需按照他们铺好的路向前走即可。在这个孩子成长的季节,他们早已习惯了调节好了的温度、合理的水源条件,一旦走出温室,便会由于受不了曝晒或寒霜而枯萎凋谢,“爱之甚则疾”,也就是如此。

美国泰曼约翰逊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小气爸爸”李嘉诚,他身为一代富豪,却从不娇惯孩子,他很少带孩子坐私车,而是去挤大巴。他坚信:“教孩子学会自立自强,学会为人处事,比给他金山银山强百倍。”儿子们在十三四岁的时候被送往国外,让他们离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对于儿子们来说,这残酷的挑战,却是一个励梅傲雪的机会。合理的教育,对孩子的人生十分重要,它让孩子学会自立自主,更增强了他们独当一面的勇气和能力,也避免了他们蜕化成“病梅”的厄运。

温室是孩子的“病梅馆”,摆脱不了庇护的孩子永远飞不高。河北大学“官二代”,在校园中将两名女生撞成一死一伤,不仅没有施救,反而甩出一句“我爸是李刚”的话。他的骄横和狂妄,反映了家庭用金钱和权力对孩子的庇佑与纵容,这是父母的失误,教育的不当,溺爱的苦果。

剪断风筝的线需要勇气,更需要孩子们不畏风雨前行的信心和父母的放手与鼓励。莫让盆景只是温室里的风景,还是搬出去经历风霜雨雪吧。

放飞孩子于苍穹之中,即使折断翅膀依然飞翔,即使流血流泪依然成长!

简评:本文有三个亮点:其一,题目化用古文标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吸引读者的眼球;其二,论据丰富,有“齐全哥”“官二代”等时代感较强的素材;其三,运用引证和对比论证,引用外国名言突出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通过对比更是让人意识到父母放手和积极引导教育的重要。

押题3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

光阴的故事

罗大佑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地流转/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

你对上面的文字有怎样的感触?请以“时光成长”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押题理由】

在时光的流逝中,点滴生活的经历就是人生的成长过程。每个中学生都在时光中长大成熟。成长也好,成才也罢,都要求中学生要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及性格,这样以后才能有健全的人生。因此,感悟人生成长的话题,便成了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重点。

【写作导引】

人们往往把人的一生比作四季,以春、夏、秋、冬对应人生的少年、青年、中年与老年,话题材料“光阴的故事”也暗示出这一点。因此,如果从大处着笔,作为高中学生的你可以写他人完整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当然,如果作文的重心落在歌词的最后两句,则可以立足自身,回述自己成长的历程,畅谈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苦恼与欢乐。

罗大佑的歌词是引子,写作时必须由此引出你自己的感悟。作文的关键是重点把握好两个关键词:“时光”——要能写对时间的感触;“成长”——随着阅历的增长而带来的改变。作文中应写出这两者的情愫与意蕴。

立意不能就事论事,应该指向对人生、人性、生命、历史、社会和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大致有这样几个思考方向:一是生命意志与生命活力;二是生命成长与自我实现;三是生命的伦理;四是生命的诗意与美感;五是生命的尊严。

【押题范文1】

在时光流逝中成长

你我的时光在流逝,脱去稚嫩的衣裳,渐渐丰满了羽翼,伴着少年走向远方……

——题记

儿时凿壁偷了谁家的光?宿夕不梳一读十年寒窗,而今坐在这考场上,想起前段时间柳絮纷飞看见了儿时调皮的模样,想起了从小到大陪伴我的目光,想起了流逝的时光……

昨天,班里的同学非常紧张,那是一种微妙的情感。盼了十二年,再过一天我们就要步入年轻的战场,我们紧张又激动的心情飘荡在整个教室。课间,不知谁唱起了《童年》。可能是近来比较敏感吧,听到这首歌使我陷入了深深的回忆,过往的种种,林林总总,如今像放映的电影一般,又如平静的水面上滴落一滴水珠,此刻在心间泛起点点波纹……

孩提时光,记录在两棵梧桐树上,那快乐无忧的时间着实令人向往。家门前两棵树便是我的天堂,两棵树离得比较近,中间系两根绳加一块木板,便做成了秋千。每天放学回家,小伙伴们的欢声笑语总能飘荡在天空之上。每年的夏季父亲总是在日落西山之前,在树下摆上桌椅,一家人和美地吃着妈妈的拿手菜。有时,为了记下我身高的情况,奶奶便在右边的梧桐上刻上我的身高和年龄,只是时光在流逝,刻在梧桐上的印记比我的个头还上升得快。可这些记录童年的树,两年前拆迁时砍掉了,不免感伤,但不能砍掉的是令人回味的记忆。

童年还没有享受够就迎来了中学时代,父母都上班,中午也不回家,我每天骑着自行车往返于家和学校,不远不近,每天中午将昨日剩下的饭兑了开水,就着咸菜吃起来,吃完饭立马骑上车回到学校,田地里的麦苗对我致意,蝴蝶翩跹起舞,这一路留下我不少的美丽回忆。到学校写写作业,聊聊天,算得上是很愉悦的日子。

时光老人,明明是老人,却跑得如此的快,一转眼就到了高二。这个时候,外面的太阳毒辣辣的,我的学习也进入了高原期,甚至回落得厉害。班主任将这种情况告诉了父亲,父亲并没有呵责我,只是叫我星期天的时候和他一起割麦子。那天是我第一次下田,从早上七点钟开始,一垄,两垄……渐渐地感觉割不下去了,乞求的目光投向父亲,父亲并没有回头,我只得顺从父亲继续割下去。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半了,终于割完了,手指早就被麦子磨破了,背只感到灼热。下午后背便起了疱,从此我也没再下过田,我也没再继续沉沦下去。到了高三,每当疑惑、彷徨,想起了那次割麦的经历,我便又鼓起勇气,昂首向前。是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坚持一会儿,再坚持一会儿……高三啊,今天不来,明天也会来,不紧不慢,就这样坚持到了今天。今天雨过天晴,正是个好日子。

而明天将是整个高三的最后一天,蛰伏十二年,只待这一飞冲天。时间在流逝,于你于我,一切都那么措手不及,但一切又多么真实可信。飞逝的时光带来了痛苦和忧伤,但更多的是成长的欢乐和幸福。

前方,我们还要坚定地走下去,伴着正在逝去的时光,途中错过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按时到站,而天空也会变得更加明朗。

简评:作者运用画面组合法,截取三个生活横断面(孩提时代——围绕梧桐树写了三件小事,有快乐也有忧伤;初中——开水咸菜,聊天作业,苦中有乐;高中——割麦让自己明白了勇往直前永不退缩的深刻道理),表现飞逝的时光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和忧伤、成长的欢乐和幸福。叙事具体,既写了经历,又谈了感受。结尾紧扣标题。

【押题范文2】

成长的岁月

在我成长的岁月里,无数次地被这样一句话鼓舞着——每一个成长经历都是一笔财富。

成长心曲:“心若在,梦还在”

我很想念逝去的成长岁月。

小时候总盼望过生日,母亲会做一碗香喷喷的长寿面,还有平时难得吃上的大肉,又长大1岁,心里是美滋滋的欢喜。离过年还早,就见母亲拿出一块块花布仔细裁剪,然后坐在缝纫机前做衣服,再绣上小猫小狗等漂亮的图案,于是就天天巴望着早些过年,可以穿上美丽的花衣服,放炮仗、走亲戚、挣红包、吃糖果、滚核桃……无拘无束的玩好多花样。在那些懵懂的岁月里,偷空就想穿上姐姐宽大的衣服,涂胭脂抹口红在镜前走来走去,时常望着院子里高大的梧桐发呆,什么时候我才能长得像它们一样,有自己的思想,不再听大人的喋喋不休,呼来喝去?

于是,在成长的岁月里多了一笔财富——拥有梦想。

成长心曲:“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

我很感谢逝去的成长岁月。

在成长的日子里,朋友让我不再孤独。当暴风雨袭来时,朋友为我撑起了一片晴空;当我在泥泞中跋涉时,朋友给了我有力的扶持;当我身处孤立无援的困境时,朋友向我伸出了温暖的双手。无论未来有多么坎坷,朋友,让我们携手走过!

于是,在成长的岁月里多了一笔财富——珍惜友情。

成长心曲:“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我很珍惜逝去的成长岁月。

当我在轻松娱乐的网上聊天中沉迷,在和谐柔美的古典音乐中陶醉时,成长的脚步正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此时,我不得不放下心爱的鼠标,摘下喜爱的耳机,走到书桌前埋头苦读,奋起直追。就这样,我和那颗贪玩的心做着无情的较量,在得与失之间做着一次次的选择和放弃。

于是,在成长的岁月里多了一笔财富——学会放弃。

成长心曲:“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我很感恩逝去的成长岁月。

当我随着时光而成长时,我保持着一颗纯真的心,勇于开拓,积极进取,我用一颗赤诚的心去珍惜现有的光阴,我用一腔炽热的激情去营造属于自己的人生。在阴雨的日子,我让自己的天空充满蔚蓝与清丽;失败的时候,我让自己的意志更加坚定不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播下希望的种子,洒下拼搏的汗水,才能在收获成功的鲜花大道上昂然前行!

于是,在成长的岁月里多了一笔财富——自强不息。

成长心曲:“成长的岁月,让我不再有遗憾的感觉”

成长的世界里永远有葱郁的绿色,成长的主题里永远有太阳的旋律,愿成长的旅程中有足够的碎阳点缀我的生活,让我享受成长带来的更多“财富”!

简评:本文开头开门见山,亮出观点“每一个成长经历都是一笔财富”。下文紧紧围绕这一句列举了四笔“财富”:拥有梦想,学会放弃,珍惜友情,自强不息。最后呼应开头,首尾圆合。全文立意高远,结构严谨,章法有力,收放自如。“成长心曲”的安排不是随意的,它既是作者的心灵独白,也是文章章节的画龙点睛,情与景相融,情与境相合,相得益彰,充满了岁月的激情,充满了成长的情趣。

押题4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若不撇开终是苦”,下联是“各能捺住就成名”,横批“撇捺人生”。“若”字如果不向左撇就是“苦”字,“各”字如果能把那一捺变成一点就是“名”字,一撇一捺即“人”字。

这副对联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根据你的思考或者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押题理由】

人生的成长之路上,总有很多诱人的东西让人迷乱了双眼,渐渐地,人生也会误入歧途。要想让人生少走弯路,就要撇开诱惑,要想有成功的人生,就要耐得住生活带给你的考验。广大中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念正在逐渐养成和成熟,这种选择的过程足以体现他们的价值取向,因此,这方面的命题一直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

【写作导引】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主要围绕“撇”和“捺”展开。写好本题的关键是要深入思考,细化认识。

首先,我们要明确“撇”和“捺”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住,既要学会放弃,又要懂得坚守,这样才能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撇”不“捺”,为人就没有原则,没有分寸;只“捺”不“撇”,视野则会狭窄。“撇”和“捺”互相弥补,互为支撑,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其次,我们还得对“撇”和“捺”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为什么“撇开了”,就能“捺得住”?“撇不开”,结果又如何?“捺不住”又如何?这样一一反问,结果不言自明。

审读对联可知,撇开的是人生的诱惑,捺住的是寂寞、清苦、磨难等。写作范围可以谈古论今,既可以选择名人故事,也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文体选择上比较自由,素材掌握多的同学可以写议论文、议论性散文,叙述功底好的同学可以写记叙文。但无论选择何种文体,都应该从“撇”和“捺”两个方面加以论述、记叙。

【押题范文1】

撇捺人生

上联:若不撇开终是苦;

下联:各能捺住就成名。

横批:撇捺人生。

从会摇头背《静夜思》开始,我就对人类的智慧疯狂地崇拜。而今,这一“撇”一“捺”即为“人”的对联,更是开启了我思考人生的大门。

凡尘旧事,寒烟衰草,“神马都是浮云”,撇开一些,让“苦”成“若”,只留下甜。

人间的繁华不止三千,人类的欲望也永无止境。如果我们能及时捺住欲望,捺住方寸,那么,我们的心空就会明朗许多。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当年的周瑜,也是未遇见诸葛亮时的周瑜,那时的他自信、自豪、自大,自诩文韬武略无人能及,可最后却落得个英年早逝的下场。这是为何?因为他撇不开对虚名的追求,捺不住对诸葛孔明的嫉妒。一声仰天长啸“既生瑜,何生亮”,终结了他撇不开、捺不住的人生。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部历史与文学高度结合的鸿篇巨著《史记》,收获了多少人心中的喜爱与崇敬!不仅仅是对书,更是对作者的崇敬!当年一句为李陵辩护的谏言让他承受了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最残酷、最耻辱的刑罚,可是,为了实现父亲与自己的梦想,他隐忍泪水,毅然踏上征程。最终,他耗尽半生心血完成了那部“绝唱”!司马迁,一个谜一样的人,他撇开了别人的嘲笑和鄙夷,捺住了心中的痛苦和愤怒,终于,他用自己的“撇”“捺”描绘出了自己辉煌的人生。

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能捺住就成名。

让我们撇开世俗的羁绊,撇开无谓的纠缠,捺住心中的欲望,捺住心中的不甘,用轻松、明朗的心态对待人生,用一“撇”一“捺”的艺术书写自己的完美人生!

简评:作者对历史材料非常熟悉,运用概括力极强的语言进行形象化的叙述后,恰当地进行议论,充分挖掘出材料的内涵并为己所用。语言精练,长短句结合,整散句搭配,富有摇曳之美。本文个性鲜明,思绪飞扬,议论深刻,引用恰当,举例精巧,层次清楚,具有一种建筑美。

【押题范文2】

不撇捺无以致远

“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能捺住就成名。”一撇一捺,成就了大写的“人”。

凡世间之事,须撇开虚名、幻想、得失,捺住方寸,才能有一颗坚守的心。只要我们用坚守的心来对待万事,我们的人生终会走向成功。

不撇捺无以致远。能撇能捺,如一阵风,静静地荡过湖面,却不愿掀起一丝波澜;如一缕烟,悠然地在屋顶上袅袅升起,却不带走任何尘埃。用坚守的心来感知万物,我们终会有所获得。

其实,人生就像是去参加一次宴会,没有必要一路喧嚣,惊得花草树木不安。带着一颗宁静的心,我们采一束金菊,携一缕清风,以一种超然于物外的精神去赴这次宴会,又何尝不是乐事呢?

走进历史的河流,我静静地感受着那些亘古的一撇一捺。

他,采摘一束菊花,在那条小路上静静地走着,没有世俗的杂念。我看到了他眼中干净的风,看到了他脸上闲适的惬意。撇开功名利禄,在动荡之中仍然安分如此,陶潜,他把心化成了一潭水,超脱世俗之外,流进了宁静之中,他的人生成功了。撇开才能致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永远的碑塔,后人永远记住了他——隐逸者。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带着一身正气而来,却只能在惶恐滩头独自惶恐,在零丁洋里苦叹零丁。当曾经的繁华不再,他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用另一种方式——坚守来实现人生的价值。人们记住了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但更多的是折服于他在荣华富贵面前的平常心态。不坚守无以致远,一身正气的他并没有随风而逝,反而在历史的天空中久久飘荡。他,走进了人们的心中。

无论是旭日和风还是狂风暴雨,我们应该始终坚守着人生的“撇”“捺”。如陶潜,在坚守中飘出一抹淡菊的幽香;如文天祥,在坚守中释放出一身傲然正气。我们何不用坚守来书写出人生辉煌的篇章呢?

坚守是一轮不落的太阳。不撇不捺无以坚守,更无以致远。倘若没有它,我们就不会越过重重困难,在迷途中觅得心灵的港湾,找到停靠的彼岸。把人生当做一艘船吧,用一颗坚守的心慢慢地积蓄力量,不管世事如何变化,终有一天,我们会以饱满的精力渡向成功的彼岸。

人生中,不撇捺无以致远。

简评:本文开宗明义,举陶渊明的事例论证“撇开以致远”,举文天祥的事例论证“捺住以致远”,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化生疏为熟悉,把“撇捺”的话题引到自己熟悉的“坚守”层面上,并且紧扣住材料内涵展开论述。文章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得出“不撇捺无以致远”这一结论,具有很强的思想深度。

押题5 (吉林省实验中学)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材料涉及的基本内容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突然遭遇巨大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担忧:“往舱里灌水是险上加险,这不是自找死路吗?”但还是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风是吹不倒的。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人何尝不是如此呢?那些胸怀大志的人,沉重的责任感时刻压在心头,砥砺人生的坚实脚步,从岁月和历史的风雨中坚定地走了出来;而那些得过且过地空耗时光的人,像一个空水桶,往往一场人生的风雨便把他们彻底地打翻了。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押题理由】

中学生在成长成才的路上,总会遭遇压力,要学会变负为正,变压力为动力,那才是对“负重”的正确理解与把握。以这样的题目考查学生,可以看出他们的精神状态,可以看出他们是否有健康的心理。

【写作导引】

本题所给材料的关键词是“负重”,要明白“负重”的含意:它可以是重大的责任,也可以是神圣的使命;可以是忧患的意识,也可以是生活的压力;可以是丰厚的知识,也可以是理想与追求……颠簸于风浪中的小船未翻,全在敢于负重。那么,现实社会中,很多痛苦需要我们直面,诸多挫折需要我们经历。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不管前途道路有多险,我们都要昂起头阔步向前。

从立意的深度来看,可以分为这样两个层面:一是生存负重、生活负重,二是精神负重、灵魂负重。透视生命万象,综观世事变迁,物因负重而有了稳健的躯体,人因负重而有了生命的厚度,国因负重而有了国力的强盛。能在这个层面上选材立意,作文才会有思想、有深度。文章内容必须围绕“负重”展开,否则应当视为偏题。

当然,如果你擅长写记叙文,你可以在情节的推进中加大生命负重的砝码;如果你擅长写议论文,你可以在主旨的生发上开凿生命负重的梯度;如果你擅长写另类作文,你则要在“形神合一”的演绎中昭示出生命负重的真义。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文章不仅有深度、厚度,而且有亮度、力度。

【押题范文1】

生命因负重而精彩

一叶扁舟在惊涛骇浪中因为负重而增加平稳,一位农夫在艰苦劳累时因为负重而变得强壮,同样,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也会因适当的负重而精彩。

人生的旅途中,如果生命的担子太轻,养尊处优,就会精神空虚,迷惘无聊,这样的人生注定没有多大价值。因为没有负重的生命如同一片枯叶,只要微风轻轻一吹,就会随风而逝;而负重的生命却坚如磐石,任尔东南西北风,也会稳如泰山。

米兰昆德拉曾说:“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活着,而最不能承受的恰恰是轻松。”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点压力,松松垮垮、无所事事,就会在闲散中磨去锐气,钝化意志,这样的人生只会有莫名的空虚、寂寞、孤独和忧愁。

生命的过程不是轻歌曼舞、繁花似锦,更不是雅阁品茗、海滩度假,生命的意义在于负重前行,在于勇于承担各种责任。负重的人生虽然会经历种种磨难与不幸,但这种磨难与不幸会成为你宝贵的财富,让你变得更加有韧性,让你的名字像耀眼的流星一样划过历史的天空,在人们的心中定格成永恒的精彩。就像有人追求清闲,但任弼时却说他最怕没事可做;有人畏惧西藏的恶劣环境,但孔繁森却志愿援藏十多个春秋;有人大学毕业后竞相奔往大城市,徐本禹却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贫困的山区教育事业。他们虽历经苦难,但岁月留下了真实的感动,让负重的生命开出了绚丽的花朵。负重的人生注定了苦难,同时也注定了崇高。轻松的人生不一定优裕,却注定了平庸。

花儿经历严寒才更显娇艳,宝剑经过磨砺才更显锋利,海燕经历了暴风骤雨才变得矫健。负重不但不会压垮我们坚挺的脊梁,反而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精彩,更加辉煌。

也许,现实中的你,正为生活的压力或学习、工作中的烦恼而担忧,但不要害怕负重会向你压来,不要担心苦难会向你袭来。记住,人生因负重而坚强,生命因负重而精彩,让我们一起去勇敢地迎接挑战吧!

简评:文章紧扣材料主旨,开篇明义,引用米兰昆德拉的名言表明自己的观点。文中选用任弼时、孔繁森、徐本禹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运用正反论证的方法,申明“生命因负重而精彩”的论点。本文所举事例简洁,有典型性;语言流畅,条理清晰,文笔优美。

【押题范文2】

生命所不能承受之轻

温室的花朵虽然千娇百媚,终究经不起风吹日晒;郊外的野草虽然任人践踏,却仍然能茁壮生长。动物园里的老虎衣食无忧,却只是一只温顺的大猫;野外的雄鹰虽然要努力地猎取食物,但它们可以获得天空的自由。轻飘飘的生命只能飘荡在空中,渐渐离开人们的视线;沉甸甸的生命却能扎根于大地,为世人所赞扬。人也是这样,如果生命没有负重,那么生命就会脆弱,从而平庸地度过一生。生命一旦有了负重,才会坚韧,不屈而充实地活在世上。

世界烟草大王杜克的女儿12岁时就继承了其父的1亿美元的资产,可谓衣食无忧,可是正是由于这生活太顺利了,她的一生却郁郁寡欢,最后寂寞地死去。她的一生正是由于没有负重,过得太安逸了,导致她不能承受生命之轻,孤独终老。缺乏坚韧,在生命中所不能承受之轻,由此可见一斑。

没有负重的生命是如此无力,缺乏精彩;反之,负重的生命却因而坚韧,从而获得成功。

俞敏洪,新东方集团的老总,如今意气风发。可有谁又想过当初他所遇到的挫折和患难呢?高考,他考了3年,直到第三年,他才进入了北京大学。创业时,他遭遇过许多困难,在呵气成冰的寒冬腊月,他走遍北京街头用浆糊刷贴他的办学广告。在酷热的三伏天,他骑着三轮车,穿大街走小巷为师生运送解暑降温的冰块。没有生活的重负,没有实现理想的压力,没有当初的这些磨砺,怎么能锻炼出他那“从绝望中寻找希望”的不屈性格与坚强意志?怎么能使他将“新东方”办成全国最大的民营教育机构呢?可见,生命里添加砝码,增加负重,人才能坚韧,才能面对困境,走向成功。

确实,轻盈的生命练不出青春的脚力,只有背上行装,为自己增加负重,才能踏牢坚实的大地。我们的物质生活是如此丰富,而有的同龄人的生活却因这生活的丰富导致灵魂的空虚。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压力,站出来,承担责任——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的责任,挑战生命中的每一道难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命中所不能承受之轻会使我们碌碌无为,虚度一生。怕吃苦,吃一辈子苦,不怕吃苦,吃半辈子的苦。朋友们,赶快负起重任,不管它有多么沉重,迎接我们生命中的挑战吧!

简评:本文开篇选取一些生活气息浓郁的事例,用排比、对比的形式,提出“人在成长成才过程中要有所负重,才能充实地活着”的观点,也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文采。烟草大王之女、俞敏洪两个事例,一正一反,对比鲜明,观点显而易见,又能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