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决定着近千万考生的命运和前途。考入什么样的学校,上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上大学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如果父母给报的专业他不喜欢,甚至一点兴趣都没有,将来上大学就会造成一个被动状态,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
几天前,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小吴与父亲发生争执离家出走。好在民警及时将他找回,并用亲身经历化解了父子矛盾,让小吴能够如愿报考理想的大学。
填志愿起争执 儿子离家出走
7月3日,家住大渡口的老吴和小吴专门赶到跃进村派出所,向帮助过他们的民警表示感谢。几天前,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最后时刻,小吴与父亲发生争执离家出走。好在民警及时将他找回,并用亲身经历化解了父子矛盾,让小吴能够如愿报考理想的大学。
6月28日上午8点,跃进村派出所值班室来了一位中年人,一进门就大声地让民警快点帮他找孩子。
中年男子姓吴,儿子小吴今年19岁,刚参加完高考,理科成绩658分。儿子考了高分,本来是件让人高兴的事,但父子俩却在填报志愿时起了分歧。
老吴倾向于东南大学,儿子小吴希望报考西安交通大学,意见不同,谁也劝服不了谁。6月27日晚,老吴带着小吴到朋友家去“取经”,本来是想让小吴拓宽一下思路,但小吴很反感。
回家后,两人再次发生争吵。这时,哈尔滨某大学招生办的老师给小吴打电话,欢迎小吴报考该校。小吴正在气头上,直接回复“我才不去你们那傻学校”。听到小吴这样回答招生老师的话,老吴彻底被激怒了,直接将儿子按在床上开打。没打几下,小吴趁父亲不注意跑了。
迟迟不回急坏父亲 求警方寻人
小吴跑了,老吴刚开始也没觉得有啥事,因为儿子小吴算是典型的乖学生,一不上网二不早恋,成绩还挺好,心想过会儿他肯定能回来。没想到,过了12点,儿子还是没回家,儿子的手机、眼镜都放在家里,身上也没钱,外面还下着雨,这下夫妻俩着急了。
夫妻俩一夜没睡,能想到的亲戚朋友都问遍了,还是没有儿子的消息。6月28日是高考填报志愿的最后一天,如果再找不到儿子,儿子这些年的努力就全废了,想到这些老吴很是懊悔。
一大早,老吴就跑到派出所,求助民警帮他找回儿子。民警让老吴给儿子的班主任打电话,让班主任在班级群里发布信息,寻求帮助。9点多,妻子打来电话,说儿子小吴回家了。
民警用亲身经历 耐心劝说
民警担心,父子俩会再次因为填报志愿的问题发生争执,就与小吴取得联系。小吴告诉民警,昨晚上自己非常生气,因为身上没带钱和手机,只能在街上瞎逛。沿着轻轨线直接走到了杨家坪,困了就在路边的椅子上躺着睡了一觉。
听到这些,老吴很心疼。回家后,小吴在班级群里看到父亲急切地寻找自己,也意识到有些冲动。
民警结合自己考大学的经历,与小吴分享了填志愿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选专业和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同时,民警还劝说老吴,学校和专业都很重要,但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更重要。最终,小吴如愿填报西安交通大学。
高考上重本线 不满父亲过多干涉欲跳楼
6月28日,彭水自治县绍庆派出所接到指挥中心转警:绍庆广场附近顶楼一男子在大吼大骂,意图跳楼。民警到达现场后发现一名年轻男子站在绍庆广场附近的楼顶边缘,情绪非常激动,而且楼下聚集了近百名群众。
救援人员派出所民警、特警及消防大队战士立即分为两组,一组负责上楼营救,另一组负责在楼下疏散群众。当负责上楼营救的人员到达楼顶后,发现男子正站在楼的最边缘,情绪失控,随时可能坠落。
按照营救计划分工,民警和该男子的亲属与男子沟通,转移其注意力,随后派出所民警与消防大队战士趁该男子不备,从护栏内伸手将男子的双手牢牢固定住,然后用救援绳把其固定后拖拽到安全地带。这起欲跳楼事件得到妥善处置。
经询问,欲轻生男子张某,18岁左右,系彭水县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已上重本录取线。其父母离异多年,现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性格内向。张某因为亲生父亲曾经对其实施过家暴,心中积怨较深。高考结束后,父亲经常从外地打电话回来多次过问其成绩并提出填报志愿等建议,张某对此很生气,加上其他原因,便有了寻短见的举动。
在高考志愿的选择上,考生与家长的意见不一致是经常会出现的情况。如果考生不能理性的选择专业,与家长发生严重对立,该怎么化解矛盾,统一看法?怎样做考生的思想工作?这是不少家长的心声,也是每年遇到的热点话题。
目前,由于填报志愿时间短,考生们缺少足够的时间了解院校和专业,同时对于未来职业规划缺乏明确的方向,因此大部分考生的高考志愿都由家长主导,这是一柄“双刃剑”。家长在替考生把关的同时,往往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意愿表达出来,甚至出现强加给考生的情况。有些考生拧不过家长选择了妥协,有些考生则和家长起了争执。当家长与考生意见不一致时,又该如何处理呢?
1、考生意见为主,家长意见为辅
家长首先要明确一点,填报志愿过程中,考生才是主体,家长所做的职业规划是考生的职业规划,考生的职业规划当然是由考生来决定。目前,一般家长和考生在志愿填报上的矛盾集中在专业和地域的选择上。在地域选择上,家长通常希望考生能够就近上学,一方面容易照顾考生的生活,另一方面能够在就业上取得先机;而部分考生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到处走一走,在外面见识一下世界。在专业选择上,考生和家长都希望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而家长更是把自己的职业与考生所学专业挂钩。
家长在和考生意见不一致时,家长一定要放低姿态,善于倾听,了解考生的想法,耐心和考生沟通,力争通过交流达成一致意见。
2、出现矛盾,沟通更重要
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家长往往存在这个心理,那就是千方百计做通考生的工作,最终目的是让考生认可家长的看法。怎么化解矛盾,怎样做考生的工作?
(1)用数据说话
在高三一年,家长最大的任务就是帮助考生进行志愿填报辅助工作,家长所接触到的志愿填报知识远远超过考生,同时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能够帮助家长更好的用数据来证明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在强大的事实数据面前,考生会理性的分析家长的意见,家长通过和考生的进一步沟通,最终达到一致意见。
(2)用案例分析
家长通过各种学习方式一定会掌握到很多的志愿填报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结合网络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帮助考生对院校和专业选择进行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能够帮助家长更好的和考生进行沟通,从而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
(3)用科学工具分析
当前关于志愿填报、兴趣爱好、职业测评等相关软件较多,通过科学的分析软件能够帮助家长和考生更好的认识到考生的长处,通过与志愿填报专家的沟通更能够对考生的未来有一个科学的分析和定位,科学的分析软件和志愿填报专家的经验能够帮助考生在专业和院校选择方面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能更好的和家长进行沟通。
(4)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说起来家长都知道,帮考生选专业要结合考生的兴趣、爱好、专长、即将来的发展方向考虑。可在实际填报志愿时,家长心里都有个小九九,希望考生能听自己的,并且认为这样做是为了考生好,让他少走弯路。家长千万不能态度强硬,也不要背后搞“小动作”,比如偷偷修改了考生的志愿。在整个过程中,亲子沟通得越充分越好,志愿的填报也就越顺畅。
此外,参谋考生志愿时,家长双方的意见要先达成一致,否则考生夹在中间会更茫然。
上大学的是孩子,而不是家长,理应充分尊重考生自己的意见。填报志愿时家长要把握好参谋的角色,把最后的决策权留给考生,毕竟他的人生要他自己来负责,这是谁也无法替代的事。您觉得,是不是这样的呢?
更多高考资讯尽在百年英才高考管家App 高考有问题,就进高考问答QQ群 148375818高考公益微课堂-微信号:bnyc123456 微信实时关注高考,百年英才微信公众号:bnycedu
淮安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