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成绩就要陆续公布了,如果还没有明确的兴趣取向,不妨考虑一下英语专业,不一定有财会那样风光无限,不一定有工程那样前途无量,但非常实在,终生受用,看看马云……
我大学毕业也快二十年了,毕业之初刚进入工作岗位,总觉得自己学的英语专业能做的事情很有限。那时候在国企,最不愿意听的一句话就是“哎,小赵,过来给翻译翻译”,总觉得像个碎催。
在那时候人们的眼里,学英语就跟没专业差不多,不就是个传声筒吗?只不过是在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传话而已。
而真到了需要技术含量的英语问题,还真不太明白,经常也解决不了,由此更让人低看一眼。
现在看来,如果不是做同声传译等高级翻译,学英语的最终出路还是要与行业衔接。
我是北外最后一届纯英语专业,此后大学增加了经贸、外交等专业细分,走的是所谓“英语+专业”的道路,从一个侧面也能反映出英语行业化的趋势及市场需求。
我当时一边上班,一边利用周末时间参加中国社科院的商业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班,不是为了拿学位(最后拿的是结业证),主要还是扩大自己的行业衔接的渠道和知识面,工作7年后又自费赴英国攻读MBA。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觉得当初高考时选英语专业还是对了。
除了兴趣因素外,大学四年的英语系统性专业训练,对我日后的国际化成长至关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四年对我的英语水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大大超出了后来在英国留学期间得到的相关帮助。
很多工作岗位的晋升条件就是英语,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企业中高层管理职位等等。很多人拼命地抽时间报班学英语,但这种碎片式的训练是无法与大学本科英语专业的训练相提并论的。
在繁琐的工作、生活之余,挤出时间学英语,除非有超强的毅力,否则不可能达到自己的预想。
即使出国留学,也未必就一定能使英语有本质性的提高。
其次,英语专业的人才仍然稀缺。即使是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他们之间的差异也是很大的,能否具备过硬的知识和技能,并依靠英语在工作中独当一面,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优秀的“英语+专业”的精英,即使是在中国这样的人才大国,仍然是凤毛麟角。
当时我学英语的时候,很多人把这个专业戏称为“万金油”,其实这里面包含着适应性强的含义。英语毕业生有时候信心不足,其实他们更容易在行业领域掌握新的技术与专业。
另外,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有“先天”的跨文化交流冲动,更容易进入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工作,符合中国在全球化发展中的定位。
今年的高考成绩就要陆续公布了,如果还没有明确的兴趣取向,不妨考虑一下英语专业,不一定有财会那样风光无限,不一定有工程那样前途无量,但非常实在,终生受用,看看马云……
淮安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