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金“缩水”不仅是侵犯学生权益,更暴露出高校的自由裁量权之大。治本之策,是要进一步推进高校信息公开,高校所花的财政或者纳税人的每一分钱,都要有清楚的去处。
近日,南京大学多名学生在网上发帖,反映学校少发了1000元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新华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包括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均存在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发放“缩水”问题,少发的金额总数不菲。在引发舆论强烈反响后,南京大学表态将补发助学金,中国人民大学则表示已补发“缩水”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顾名思义,是财政拨款给学生的专款,高校没有任何克扣或者自由处置的理由。回过头看,如果没有学生质疑,没有舆论聚焦,相关高校恐怕也就“闷声发财”了。那么这些钱会去向哪里?在高校财务账目严重不透明的现实下,难免令人遐想。
助学金“缩水”不仅是侵犯学生权益,更暴露出高校的自由裁量权之大。此前南京大学给出的辩词,是说已将这笔钱以学业奖学金的形式发到了学生手上,但现在风波一起,马上自己“打脸”要补发助学金,要严格执行《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扣发助学金有理,补发助学金也有理,高校如此“翻来覆去”,怎能让人信服?
同样值得追问的是,助学金“缩水”现象如此普遍,但其曝光的路径却是学生网络发帖、媒体报道,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是否存在漏洞?就此而言,不能听任高校把钱一补了之,主管部门有必要及时介入,查清这几所助学金“缩水”的高校,它们在账目上是怎么处置本该专款专用的钱,之前那些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而且,除了个别迫于舆论压力采取动作的学校外,更多高校则继续沉默是金。如果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全看高校自觉,那显然有问题。所以在制度上查漏补缺,比追问几笔助学金来得更重要。
近几年,高校腐败案频发,此次存在助学金“缩水”现象的高校中,有的就曾发生过非常恶劣的腐败案。高校腐败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财务不透明。高校虽非政府部门,但作为公共企事业单位,本应接受严格的内外监督,但现实是其透明程度非常不乐观。比如在三公经费的公开上,很多高校的表现还不如政府部门。高校的资金来源本就复杂,除了财政拨款,还有学费收缴、科研项目经费、社会捐赠等等,如果没有透明约束,监督乏力,即便不一定导致腐败,高校有钱就“任性”,恐怕也是难以避免。
政策清楚、数额明确的助学金,高校都要在上面动点心思,其他不够透明的款项,就更可能存在猫腻。所以,对助学金“缩水”,要好好检视下专款专用的监督机制,堵塞漏洞,对可能的滥权失责进行追究;而治本之策,则是要进一步推进高校信息公开,高校所花的财政或者纳税人的每一分钱,都要有清楚的去处。
本报特约评论员敬一山
淮安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