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随迁子女未来打算的最高受教育程度
制图:中国教育报 李澈
为准确客观了解异地升学考试政策的实施状况,在综合考虑流动人口规模、地理区位、城市功能定位等因素的基础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课题组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本次调研选取了3个直辖市、4个省会城市、2个计划单列市、1个地级市等10个城市(包括东部城市5个、中部城市2个、西部城市3个),共收回有效问卷数量如下:初中学生问卷5051份,初中家长问卷1912份,初中教师问卷893份;高中学生问卷3437份,高中家长问卷1706份,高中教师问卷774份。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8月转发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各省份自当年年底开始陆续出台允许随迁子女异地升学考试的政策方案。
一、调研发现
1.接受更高阶段的教育正成为随迁子女的主要需求
大部分随迁子女希望初中或毕业后继续能够接受更高阶段的教育。从初中随迁子女的情况看,58.2%的省内跨县流动学生、51.8%的跨省流动学生明确希望能接受义务教育后教育,其中有40%以上的学生明确希望接受高等教育。而选择以初中作为最高受教育程度的比例分别为0.5%、1.4%。
从高中随迁子女的情况看,省内跨县流动学生、跨省流动学生明确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分别是60.7%、62.1%,而选择以高中作为最高受教育程度的比例分别为0.5%、1.8%。(见表1)
2.在现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是随迁子女的主要选择
从初中随迁子女的情况看,希望在现流入地参加中考的省内跨县流动学生和跨省流动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0.1%、57.4%,而希望回老家参加中考的上述比例仅分别是1.3%、9.2%。
从高中随迁子女的情况看,希望在现流入地参加高考的省内跨县流动学生和跨省流动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7.6%、64.2%,而希望回老家参加高考的上述比例仅分别是1.4%、4.0%。
3.职业教育对随迁子女的吸引力较低
当前职业教育在制度设计上对随迁子女的吸引力较低,未能有效增加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选择机会。
初中学生中,县内不流动学生、省内流动学生和跨省流动学生选择未来上中职的比例分别仅为12.2%、10.2%、12.9%,选择未来上高中的比例则分别高达81.3%、83.9%、79.5%。
高中学生中,县内不流动学生、省内流动学生和跨省流动学生选择未来上高职的比例仅分别为3.7%、2.7%、4.1%,而选择未来上普通高校的比例高达为82.2%、83.9%、76.8%。
4.流动家长对政策的满意程度高于本地家长
异地升学考试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流动人口家庭的教育需求,这使得这类家庭对这一政策实施的满意评价较高。
初中家长中,流动人口家庭对异地升学考试政策实施的满意评价高于本地家长。县内不流动家长、省内流动家长和跨省流动家长对异地升学考试政策实施状况感到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的比例均在30%以上,县内不流动家长感到比较满意、非常满意的比例则分别为22.8%、7.7%,55.6%的县内不流动家长认为一般。
整体上,高中家长对异地升学考试政策实施的满意评价状况相对一般。县内不流动家长、省内流动家长和跨省流动家长对异地升学考试政策实施状况认为一般的比例分别为53.4%、45.7%、35.7%,比较满意的比例分别为26.2%、34.9%、42.9%,非常满意的比例分别为4.9%、11.6%、21.4%。
5.学籍作为门槛条件得到了最多的认可,社会保险作为门槛条件的合理性评价最低
具体看,高中学生中,县内不流动学生、省内流动学生和跨省流动学生对学籍这一条件的认可比例分别为52.1%、57.6%、49.6%。高中家长中,县内不流动家长、省内流动家长和跨省流动家长对学籍这一条件的认可比例分别为43.9%、52.8%、52.8%。
社会保险作为门槛条件的合理性评价最低。高中学生中,县内不流动学生、省内流动学生和跨省流动学生对社会保险作为门槛条件的认可比例分别为1.5%、0.8%、2.1%。高中家长中,县内不流动家长、省内流动家长和跨省流动家长对这一条件的认可比例分别为3.9%、1.1%、2.1%。
6.大部分高中随迁子女家庭不能满足“社保”规定
“社保”成为各项门槛条件中最难实现的一个。省内流动家庭和跨省流动家庭中缴纳社会保险的比例分别44.8%和39.8%,大部分随迁子女家庭不能满足“社保”缴纳规定。
其他各项门槛条件中,省内流动家庭和跨省流动家庭中最容易满足的条件依次为学籍、就学年限、居住证/暂住证、合法稳定职业、稳定住所,其符合规定的比例基本都在60%至80%这一范围。
7.相关利益群体对异地升学考试政策具体内容缺乏准确与完整了解
大部分高中学生、高中学生家长对异地升学考试政策,仅限于知道有政策出台,但对政策的具体内容缺乏准确与完整的了解。对当地政策允许报考的学校类型的判断要好于对政策实施的年份、具体门槛条件的知晓,学生对政策具体内容的了解程度要好于家长。
从当地政策的具体门槛条件看,在被调查的高中学生中,县内不流动学生、省内流动学生和跨省流动学生对当地政策具体门槛条件的判断正确率分别为35.2%、26.1%、41.6%。在被调查的高中家长中,县内不流动家长、省内流动家长和跨省流动家长对具体门槛条件的判断正确率分别为5.0%、6.3%、12.1%。
从各地允许报考的学校类型看,仅有3成左右的高中学生能正确判断允许报考的学校类型。从各地政策实施的时间看,仅有2成左右的学生、家长能正确判断当地政策的开始实施年份,被调查的大多数家长不了解所在城市开始实施政策的具体年份。
8.人际交往传递是当前异地升学考试政策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
学校和老师是学生了解异地升学考试政策的主要来源,大约有四成左右的初中学生是这种状况。在高中学生中,这一比例约为三成。除此之外,家长在异地升学考试政策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也占据较多的比例。其他信息渠道中,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媒介在异地升学考试政策传播中的比例依次减弱。
9.有2成左右的当地初中家长和3成左右的当地高中家长对异地升学考试政策持反对意见
10城市的受访家长对异地升学考试政策的接纳情况整体较好。无论本地家长还是外地家长,对该政策的支持度均比较高,仅有少数被调查对象表示反对。
初中家长中,县内不流动家长、省内流动家长和跨省流动家长对异地升学考试持反对态度(非常反对、比较反对合计)的比例依次为19.1%、3.9%、2.0%,跨省流动家长支持(非常支持、比较支持合计)的比例要大大高于省内跨县流动家长、县内不流动家长的支持比例。
高中家长中,县内不流动家长、省内流动家长和跨省流动家长对异地升学考试持反对态度(非常反对、比较反对合计)的比例依次为29.4%、14.7%、1.4%,当地家长的反对比例要高于流动家长的反对比例。
从城市分布看,某直辖市本地高中家长对这一政策持反对意见的比例高达69.1%,而其他城市本地高中家长持反对意见的比例则基本在27.9%以下,大多数调研城市的高中家长对异地升学考试政策的接纳情况整体较好。
10.大部分家长希望设置较为宽松的政策门槛
大部分初中家长希望设置能允许大部分或全部随迁子女参加异地升学考试的门槛。具体看,县内不流动家长、省内跨县流动家长、跨省流动家长希望允许大部分随迁子女参加异地升学考试的比例分别为32.5%、34.9%、41.2%,希望不设置任何限制条件的比例则分别为28.0%、50.2%、51.1%。
而大部分高中家长希望设置更为宽松的门槛甚至不设置门槛,但希望不设置任何限制条件的比例低于初中的家长。具体看,县内不流动家长、省内跨县流动家长、跨省流动家长希望允许大部分随迁子女参加异地升学考试的比例分别为35.4%、46.7%、52.7%,希望不设置任何限制条件的比例则分别为16.1%、23.3%、38.5%。
淮安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