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教育网 高考

“更高质量的教育”呼唤科学人才观


时间:2016-08-03 08:38:37   编辑:淮安教育网

在全社会倡导并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是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力争2020年“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对“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的“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作了更具体的描述。李克强总理进一步阐述道:“从根本上说,发展的不竭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

作为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目标,“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也是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呼应和体现。从社会层面看,尽管一方面还存在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不够、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有一定程度脱节的问题,但另一方面,社会人才观对教育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此前所说,社会用什么样的人,怎样用人,对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因为升学与就业相联系,社会怎么用,学校就怎么培养,学生就怎么努力。

可见,在全社会倡导并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不仅是发展“更高质量的教育”的重要保障,也关系到人才优先战略能否顺利实施。从今年“两会”舆情来看,这一点已经引起了很多代表委员的关注和重视,诸如“‘三位一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国工匠精神”、“造就创新型国家一代新人”、“农村文化建设急需专业人才”、“实施培养艺术事业接班人的‘人才工程’”、“留住人才要打组合拳”等热点建议、提案都涉及或聚焦人才培养问题。

那么,科学的人才观应该包含什么样的标准或原则?

1.专业知识或技能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2.创新精神

在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人才还应该具备创新精神。“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表示,“鼓励大学生创业,其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敢想敢闯的创新精神,让年轻人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来破解现实难题,从而造就创新型国家的一代新人”。

3.敬业精神

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那么,到底什么是“工匠精神”呢?在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潘复生看来,这其实就是一种敬业精神,即认真把每一件事情做好,让每一个产品都有高品质,让每一件事情都落到实处,每件事都追求完美和极致。

4.人人皆可成才

科学的人才观应体现平等性原则,树立“人人皆可成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观念,为人才成长提供多元通道和广阔空间。

全国人大代表曹晶建议,应该让职业教育为中国制造提供人才支撑。全国政协委员苏华建议增设面向中职生的“职教高考”,形成两类教育、两类高考双轨制格局,促进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与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共同发展,实施因材施考,最后做到择材培养。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刘长铭说,乡村孩子,包括留守儿童,只要给予足够关注,他们可以成长为技术人员、工程师、科学家、教授,甚至诺贝尔奖得主。他们是人力资源有待开发的“富矿”,有无限潜能和发展可能。因此,要给予他们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获得更好的发展。

5.人尽其才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建议,应大力倡导“行行出状元、人人能成才”的办学理念,建立跟国家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

蒲公英评论作者杨红星认为,只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每个人都有可能在各自的领域释放自己的能量。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认清自己、找准方向,在各自的领域贡献出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就都能称得上人才。科学家是人才,技术工人也是人才,大学教授是人才,保洁员也是人才……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人才观的内涵。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当前社会还没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工作和生活实际中违背科学人才观的情况时有发生,主要有3种表现:

1.评价标准过于狭隘、功利

蒲公英评论作者王辉庆认为,我们对人才的评价往往陷入两个误区:一是过于狭隘,认为在学习与工作中优于旁人才是人才。因此,在学校,各种学霸被誉为人才;在社会上,业绩突出者被誉为人才,反之则是庸人一个。二是过于功利。在学校,考入重点学校的毕业生,在各类竞赛中斩金夺银的学生被视为人才;在社会上,身居要职,掌握更多社会资源的官员与赚钱多的各类老板被视为人才。结果是否定了太多的人才。

2.过度看重学历、证书、荣誉等资历和头衔

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时,通常会查看应聘者的学历证书、相关职业技能证书以及荣誉证书等,不仅低学历者受歧视,非名校毕业生被小瞧,即使是能力优秀的“985”高校研究生,在求职中也遭遇学历被“查三代”的尴尬,很可能因本科读的普通高校,在初选阶段就被淘汰。高校接收推免研究生,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不可否认,相比普通院校,名牌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整体更好,但大学的层次并不一定能代表每个毕业生的水平,而且,“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更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后续发展。

3.重知识型人才,轻技能型人才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对人才的评价。人们通常认为,知识型人才是劳心者,技能型人才是劳力者;知识型人才是光鲜亮丽的,而技能型人才是蓬头垢面的。哪怕大家普遍知道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但整体的氛围仍是,重知识型人才,轻技能型人才。如果孩子的高考成绩能上普通本科甚至重点、名牌大学,家长和孩子几乎不会选择上技术院校,因为他们认为技能型人才不如知识型人才有前途、有地位。如果知识型人才,比如教师、白领等的工资低于工人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工资,很多人都会感到遗憾和不正常,他们的判断标准不是付出与回报的比率,而是一种想当然的人才优劣感。这其实是一种偏见。

结 语

说到底,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就是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回答“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是人才”等问题。具体来说,应该是用品德、知识、能力、素质、态度等因素综合衡量人才,而不是以学历、职称、资历以及社会身份论英雄。这无疑是教育的“上游问题”,只有梳理清楚并尽可能凝聚成社会共识,我们才能进一步回答“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什么是更高质量的教育”等问题。

(中国教育报刊社蒲公英评论出品,编辑田贵兴制作)

阅读( 77)评论0赞14收藏

淮安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