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教育网 高考

公立医院取消“事业编” 对于学医考生有何影响?


时间:2016-07-27 09:05:01   编辑:淮安教育网

7月22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正研究制定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医的考生也要格外注意。

2016年1月,一位人社部官员曾对外表示,今年人社部等方面将重点研究编制创新改革,特别是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对相关改革的影响。公立医院取消事业编制。所谓“不纳入编制管理”,就是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但保留事业单位性质。而之所以要保留事业单位性质,主要是考虑到高校、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不能完全推向市场化,还要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在全部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之后,未来高校和公立医院将会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

可能有些人还不了解什么是事业编制,百年英才小编先为大家科普一下事业编制。 什么是事业编制?

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适用单位主要有: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列入事业编制的单位,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活动经费的开支渠道除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采取自收自支,差额补贴等办法。

事业编制分类

事业编制可分为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制三种。

全额编制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管理,基本待遇与公务员一致,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城管、学校、农技站等。

差额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

自筹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宾馆、培训中心、设计室等。

企业编制和事业编制、公务员编制的区别

首先,你要有一个概念,”编制很重要“。编制这个说法,是体制内的黑话。行政、事业、企业的编制,就其和体制内关系,依次递减。主要体现在,其经费来源和职能职权和待遇上。

那么公立医院会继续市场化,可以推测出的信息。

1、未来,公立医院的医生赖以依靠的“铁饭碗”没了,从2016年开始被全员合同聘任制替代;

2、“考虑到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不能完全推向市场化”。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会有相当数量的公立医院继续市场化,即通过提供社会服务收取费用,或者改制成民营医院,而公立医院取消事业编,就是为下一步公立医院的市场化在做准备、做铺垫;

3、即便是保留公立医院事业单位的性质,但依旧实行人员工资的差额补贴。也就是说,现有公立医院的财政补贴状况不会根本改变,还把原来引以为豪的“铁饭碗”给砸了。

公立医院取消事业编,医生会失去什么?——编内编外不同命

在有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内部,有编制和没编制的人员区别很大。

张红(化名)在北京某大学的行政岗位工作了近10年,没有事业编制的她以劳务派遣的形式工作,她没能参加此次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我们学校的编外行政人员都没能参加此次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虽然同在一个办公室,编内人员享受的涨工资和职业年金我都沾不着,我的养老保险也只是参照企业养老保险标准。”张红表示。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编制是岗位设置、核定收支和财政给予补助的依据。而事业单位可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三种情况。其中,全额拨款、差额拨款是财政全部或者部分负担“人头费”。

编内人员工作的稳定性和所享受到的福利待遇跟编外人员有着不小的差别。在事业单位存在“用工双轨制”的情况下,普遍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编外员工干得再多、干得再好,通常和编制内员工没法比。收入差距是一方面,还难以享受到编制内员工完整的福利待遇,如落户口、评职称等,得不到平等的机会。”张红表示,“在同一个单位干同样的工作,编内和编外却享受不一样的待遇,进不了编制内,就永远是‘二等公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编外人员多的单位有的占到一半,少的可能也有20%到30%左右。”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

淮安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