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曼)如何看待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工资增长与工资差距、大城市在逃离中等收入陷阱中的作用7月4日至7月5日,由中国劳动经济学者论坛与湖南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届劳动经济学者论坛年会在长沙召开。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100多名权威专家与学者齐聚湖大,共同探讨海内外劳动经济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劳动经济学者论坛年会主要分为两场主题演讲、两场数据介绍和四场平行会议。组织者从众多投稿中评选出数十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邀请作者到会上来宣读和研讨。这些论文囊括了劳动力市场、城乡移民、城镇化与发展、教育与人力资本、健康与医疗服务、城市与区域经济等劳动经济学的主要领域。除了作者的讲述,会议还邀请了该领域的知名学者担任评议人,并且鼓励参会学者相互交流与沟通。
主题演讲是本次劳动经济学年会的一大看点。7月4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教授和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冯帅章教授分别以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工资增长与工资差距、Labor Market Dynamics and Long Term Unemployment in Urban China: The Role of the State Sector为题做了精彩演讲;7月5日下午,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甘犁和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教授也分别从人口流动与城镇化、逃离中等收入陷阱的移民: 大城市的作用出发分享了自己的研究。
当前大型微观调查数据的涌现,有力地推动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入拓展。7月4日上午和7月5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教授和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甘犁教授主持召开了微观调查数据专题介绍,相关调查发起机构的主要执行人对国内当前知名的微观调查数据(如CHARLS、 CHIp、CHFS、、CFpS、CEpS、RUMiC、CCSLS等)进行了详尽介绍,并就数据当前问题、未来发展应用与合作调研空间等事项进行了重点讨论。
在会议的两天里,一百多位学者在四场平行会议共20个分会场中研讨论文。平行会议围绕劳动力市场(失业、分割、歧视等)、城乡移民、城镇化与发展、城市与区域经济、教育与人力资本、健康与医疗服务、人口与婚姻、收入分配、行为实验经济学、家庭内部经济行为,以及创业、企业家与企业行为等主题展开研讨。对老龄化、人口政策的转变(二孩政策)、性别失衡、离婚率迅速升高、留守儿童、新城镇化、创业创新(为创新创业提供补贴、减免税收)等多个当前社会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具体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此外,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方,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一直致力于劳动经济学的前沿学术研究。在本次的学术交流中,有多位经济与贸易学院的年轻学者都对他们所关注的领域进行报告与讨论。
本次会议架构参照国际高水平经济学学术会议,为国内外针对中国问题进行研究的劳动经济学学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学术展示与交流平台,智慧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劳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及理论与实证的研究。
链接:http://news.hnjy.com.cn/gxlm/143568.jhtml
责任编辑:李晓慧
注:转载该文请注明来源:湖南大学新闻网
淮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