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还应有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务实举措,既保障高考的基本公平,又能在保护考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职业规划等方面,做更加系统的考量,切实让广大考生分有所值、人尽其才。
据媒体报道,今年在京本科一批录取工作中,北京大学坚持综合评价、多元选材,通过强化自主选拔科学性和有效性,招生组为每位咨询考生提供一对一、个性化专业填报辅导,专业投放充分满足学生意愿等举措,再次实现提档线上考生专业“零调剂”。这一做法,无疑让更多的上线考生实现了就读自己心仪专业的梦想。
高考难,不只是考出好成绩不易,考试后按照分值最大化目标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也是一道不小的难题。对考生来说,需要综合衡量自身分数和排名次序,来挑选和评估自己考上某所大学、某个专业的可能性。而一些高校为了均衡各专业人数,在提档线上又设置了不同的专业录取线,很多时候使得考生不得不在心仪的学校和喜欢的专业之间作出选择。某种程度上讲,“服从调剂”既提供了进入某一高校的机会,也设置了可能错过心仪专业的障碍。因此,不少考生为了就读某所高校,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挑选自己原本并不喜欢的专业。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应当倍加呵护。对高校招生部门来说,满足每个上线考生的专业意愿也许并不容易,但取消人为设置的专业线,则是不难办到的事情。几分的成绩差距反映不出学生真正的学习水平和潜力差距。进入高校提档线内的考生尽管分数有高低,但基本都达到了就读该学校的要求,不应再拿分数来硬性改变考生的专业选择。
不仅如此,高校招生部门应当充分听取考生意见,即便是在报考人数超过招录人数的“热门专业”,也应采取提供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的形式,尽量让考生就读喜欢的专业,或者与个人兴趣特长相接近的专业。服务好每一个上线考生、达成他们的心愿,需要高校招生部门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做好考生的专业选择需要加强引导。客观来讲,社会上“高分考生不报热门专业就会吃亏”的想法仍然根深蒂固。要让考生放下分数,高校招生部门首先不能将专业分成三六九等,甚至区分“冷门”“热门”,才能鼓励学生根据喜好和职业规划来选择专业。在此过程中,招生部门的有效引导和解疑释惑,才能让学生从分数中跳出来。
现实中,一些高校试点本科生入校时不分专业,就读两年后再分专业的做法,其有益探索值得肯定。对考生和家长而言,填报志愿也应当做足功课,基于了解和认同来挑选高校和专业,而不仅仅是看分数下菜碟,这样才能避免入学后的失落。
当然,在现有教育条件下,我们的高考还无法做到完全打破“唯分数论”,但在如何服务考生志愿填报、加强职业规划方面,仍有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从近年来逐步推进的全国统一命题、分数公布后填报志愿等诸多尝试来看,教育部门的努力可谓有目共睹。但更好发挥高考选拔人才的作用,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还应有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务实举措,既保障高考的基本公平,又能在保护考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职业规划等方面,做更加系统的考量,切实让广大考生分有所值、人尽其才。(作者:周继坚)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若涉及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
聚铭师教育立志于为您提供一对一的科学、合理的自主招生、志愿填报、出国留学、职业规划服务
微信咨询:17701057000 全国高考志愿QQ群:527315338 电话:010-57354567
淮安报考技巧